第十八章 破绽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八章 破绽 (第1/3页)

    靳惠娟的姑奶奶终于被靳老太爷骂得跳了河。而此时靳老太爷却反倒心平气顺地点了点头,称什么“尚有余节,不妄教导。却不可入祖坟”。

    于是可怜姑奶奶被一口薄棺埋于山野,新旧婆家皆不许其葬入祖坟,更别说靳氏宗族。

    自此靳氏女贞洁烈妇的名声便打了出去。为靳家的门楣画上了一笔夸耀的血红。

    而不久之后,靳家的另一位姑娘又给他们靳家挣了个贤良的名号,让那门楣上的红更加晃眼。这便是靳惠娟的姑姑。

    同为年轻守寡,靳家姑姑的境遇似乎要比姑奶奶稍强一分。她毕竟有个儿子傍身。

    可独自抚养幼子,对于一个年少守寡,内无恒产,外无进项,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的妇人来说,简直难比登天。

    寡妇幼童不事生产,在夫家族中只能算是闲人。又有谁愿意将自己碗里的饭白白扒出来养别人的老婆孩子?

    婆家自有一群大伯小叔子,公婆不会多心疼她这个没了丈夫的外姓人几分。给块薄地便算打发了她,别人还要说一句公婆慈爱。

    妯娌间唯她没人撑腰,事事自然只有受欺负的份儿。就连那块她无力耕种的薄地都成了公婆偏心的说辞,被虎狼环伺时刻惦记着。

    靳家姑姑在娘家原也是读书识字,娇生惯养。如今却要颠着小脚日日去田里做活儿。可便是累死累活地苦干一月,也比不上别家男人两日干的活。若雇个佃户耕种,地又如此薄,去了工钱这一年的收成也就不剩什么了。

    更何况还有旱涝天灾,常常拼命去忙了一年,却还是吃不饱肚子。

    她不是没想过携子再嫁,可一想到靳家姑奶奶的下场,便立时心惊胆破,最后只能咬牙强挨着。

    靳惠娟幼时常看到姑姑领着表兄抹着眼泪来家里借粮,低眉顺眼,脊梁似已被这苦日子碾断,直也直不起来。

    表兄偷偷告诉她,他娘天天早上都要先去后山他爹坟前哭上一场,再去下地。他想帮娘,可娘不让,说他只有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才能苦尽甘来。

    所有的苦似乎都尝尽了,可甘却未必来。靳姑姑不到三十就熬得满头白发,形如枯槁,与六十老妪无二。三十二岁就油尽灯枯,撒手人寰。

    儿子虽被养大,但也不过是个庸人,终没能见他成材。靳姑姑却早早地就被活活累死,活活熬死。

    想必她闭眼那天也是提着口气的,终是放心不下儿子。不过却是能好好地歇上一歇了……

    靳姑姑没有姑奶奶那般惨烈,似是这大齐千百万个普通人家的寡妇一样,可却让她身边围观了其一生的人更加心寒胆战,不寒而栗。

    那是一种慢慢的煎熬,暗无天日的绝望,永无止境的摧残。

    靳惠娟和靳夫人便是那两个坐于前排看得最真切的观众。她们看清了她所有的悲苦与绝望,且感同身受,痛如切肤。

    所以才会如惊弓之鸟一般,如此抗拒“寡妇”这个身份。也正是这份恐惧,让靳惠娟决定闭口不言,甘愿委身贼人。让靳夫人闭目塞听,不去探就真假。

    她们皆怕,怕自此失了依仗,孑然于世,孤苦一生。怕自此被踩在命运的铁蹄之下,被千踩万踏,永不翻身。

    严恬缓缓闭上眼睛。这便是女子的悲哀!也是她自小的不甘不愤!

    可靳氏母女的装聋做哑,却也给她们自己头上悬了一把利刃!

    她之前对秦主恩说得还是太过保守。若以后真相真被揭开,现在看来,靳父又怎么会不作为呢?他反而会大大地作为!

    为保门风不被靳惠娟玷污,他很有可能会是第一个逼她去死的人!唯有“以死明志”,方才能证明当时毫不知情,方才能证明事后万念俱灰,方才能保住烈女的名声,方才能不污他们靳家的门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