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收服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七章 收服 (第1/3页)

    “古时有邹忌、东方朔,哦,对了,还有齐宣王的王后钟无盐。”永治帝垂眸看着脚下跪着的这个纤弱的女子,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渐渐结了寒霜,“可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给天子讲故事的。也不是随便讲个故事就能一步登天的。”

    邹忌以讽谏闻名,被齐威王拜为相国。东方朔诙谐博学擅讲典史因而得宠于汉武帝。钟无盐更是因讽喻以进诤言最终成了齐宣王的王后……

    严恬顿时汗如雨下,刚刚稍稍放松下来的神经陡然再次绷紧。是自己轻狂了!慈宁宫中,太后正言厉色,反倒提醒了她要谨言慎行。可皇帝初见时的和颜悦色,竟让她放松了心神,忘记君威难测。

    这位才是人间至尊的神,真正握着天下人生死。此刻,他是……在怀疑自己别有用心?!

    “臣女不敢!”严恬极力稳住心神,让自己的声音尽量从容沉稳,“臣女自幼在洛州长大,所见野闻趣事皆是洛州风土人情,见识浅薄,语言粗鄙,只知道这些,也只会讲这些。陛下口中之人大概都是些贤臣大才,治国栋梁。可臣女才薄智浅,却没怎么听过他们的事迹。”

    她找不出其他办法来解天子之疑,现下唯有自贬,以表明自己绝无攀龙附凤之心。可她却也不很确定,皇上信不信这番自贬中的竭力撇清。严恬紧握的手心中满满全是汗。

    许是信了她的自辩。许是天子之威下,一个十几岁的丫头竟能沉稳应答,反证明了她心胸坦荡并无私心。永治帝再开口时,语气便缓和了不少。

    “那你刚刚说的‘咸味的糖’也是洛州的一个趣闻喽?”

    严恬暗暗吐了口气:“臣女不敢故弄玄虚,确是洛州的另一桩野闻。”

    “想必也如刚刚那故事一样,‘味由心生’。不过刚才那个母慈媳孝的故事全因生活和美,心中甘甜,故可以咸当甜。可,这以甜当咸……朕却一时想不出。什么样的人会觉得这日子是咸的?便是糖都可以说成咸的?”永治帝似乎当真对这些野闻趣事有几分兴趣,可严恬却不敢再多言卖弄。

    “这次却是因为眼泪。”

    “眼泪?确实是咸的。如此一说朕大概倒能猜出几分。无非是那以甜当咸的人口中有糖却混了眼泪,自然也就成了你所说的‘咸的糖’。”

    “陛下圣明,见微知著。”严恬伏在地上,诚心诚意地拍着马屁,“不过是洛州一寡母,费心竭力地拉扯大儿子。这儿子也颇为争气,竟少年便中榜眼,衣锦还乡后立即娶了青梅竹马为妻。于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成就一段佳话。那寡母当日又是高兴又是激动,吃着喜糖却泪流满面,故而便有客人诙谐道‘此糖必是咸的’。”

    “哈哈哈哈哈哈……”永治帝笑了起来,伸手点了点跪在地上的严恬,“你说的这个榜眼朕倒知道,是去年殿试朕亲点的,确是洛州子弟。不过你这丫头,心眼儿倒多。听着像是只说了两件洛州趣闻,却其实句句都在为你父亲严文宽颂扬政绩。

    “婆媳和睦,子媳尽孝,事涉民风教化,自然是你父亲这一州府长官的功劳。而一个寡妇竟能养出个榜眼儿子,这就不仅仅是教化口碑之功了,更涉经济民生、治学育人、人才举荐,甚至地方上的德政!一府长官代天子牧民,事无大小,责任重大。你父亲做得很好。而你这女儿,见缝插针的颂扬也不能算错。”

    “臣女鲁莽,请陛下恕罪。”严恬再次伏地叩首,这是认下了自己的私心。

    可不想却听永治帝又问了句不相干的话:“你倒是不怕朕?”

    严恬不知皇帝何意,只能谨慎地依着本心回道:“民女是怕的。”

    “哦?朕倒没看出来。”永治帝的声音轻松了不少,似带了丝笑意,“别说你这十五六的小姑娘,就是那活了半辈子的地方大员,初见朕时也莫不声颤腿软,体似筛糠。你倒不同,应对得体,举止合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