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星舰的第一次实验

    第975章 星舰的第一次实验 (第3/3页)

经费了,短时间内是绝对不可能去修建月球轨道空间站和登月行动了。

    这一点,格罗京是非常确定的。

    所以他也没有提自己公司要独立发展这些项目的内容。

    “要么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在国内的宣传上面也淡化这个事情。”

    “要么就是想办法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我们手中还是有一些技术是启明星科技那边感兴趣的。”

    “只要我们愿意拿出一些核心的技术出来,应该还是可以获得合作机会的。”

    德米特利这么一说,格罗京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在那里思考着这件事情对北极熊的利弊。

    双方的关系,这几年是不断的变好,所以大环境上肯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阻力。

    但是只要联合火箭航天公司选择了这个合作,今后在想着自己独立的去发展环月轨道空间站和登月行动,恐怕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这个影响,是格罗京需要考虑的。

    “我们先跟相关部门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那么我们就拿出新的合作方案去找启明星科技沟通双方合作的事情。”

    格罗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人家启明星科技现在已经走在前面,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技术的稀有性,一下就下降了不少。

    他手中的牌,变少了啊。

    ……

    有些企业可以合作,有些企业却是心中很清楚自己没有合作机会。

    天竺空间研究组织那边,就很清楚启明星科技那边不可能跟自己合作。

    之前他们想着跟启明星科技接触,但是没有获得任何的回应。

    完全就是被人家给无视了!

    “夏尔玛,你们要加快研究速度了,我们不能被华夏人给拉的太远了,要不然没有办法在国内交差。”

    拉哈尔作为天竺空间研究组织的负责人,此时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原本他以为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天竺的航空航天技术跟华夏的差距是越来越小了。

    但是现在却是感觉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

    这肯定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果只是发射一颗卫星去探测月球的话,那么过个几年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是要修建空间站的话,难度太高了,十年之内都是很难完成的。”

    “至于登月,载人登月的难度也是同样很高,但只是利用环月轨道卫星去发射一个登陆月球的飞行器的话,十年内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夏尔玛对天竺的航天技术的水平还是非常了解的。

    不管承认不承认,差距肯定是非常大的。

    人家的空间站都已经在那里接客了,但是天竺的空间站却是连相关的规划都没有定下来,更加不用说什么时候可以修建起来了。

    一座空间站动不动就要上百亿美元,甚至几百亿美元的资金。

    就以天竺现在的经济实力,也是完全没有办法拿出那么多的资金去修建空间站。

    这一点,夏尔玛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虽然很想好好的吹嘘一把,但是在懂行的上司面前,还是当了一回老实人。

    “事实也许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们不能跟相关部门如此汇报,也不能在国内这样子宣传。”

    “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让大家看到天竺在航天产业上面的快速发展。”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像是德意志、东瀛和高丽,它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都是跟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的。”

    “我们要把客观的一些情况,好好的调整一下去宣传。”

    拉哈尔这么一说,夏尔玛就算是秒懂了。

    我不说谎,但是我可以选择性的说一些真话。

    天竺的航天技术比东瀛好,比高丽好,比德意志好,这些都是事实。

    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都是很强,知名度很高。

    天竺在航天领域比这些国家的实力要强,隐约之中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天竺的实力比这些国家要强。

    这种宣传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我明白,等会就专门安排一些人员去讨论下一步的宣传问题。”

    技术搞不定,那就从宣传方面去想办法了。

    不过这些东西,曹阳都不关心。

    因为此时此刻,启明星科技要正式的开始自己在新的一年当中的第一个大项目了。

    那就是星舰火箭的静态测试。

    说是静态测试,其实也不是单纯的对火箭的各种尺寸进行确认,而是要把火箭固定在露天的台架上面,要正式的对它的发动机进行点火试验。

    可以说,除了火箭不飞上天,各种测试的过程跟首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我们的星舰,第一级高约69米、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的超级重型助推器。”

    “二级则是直径达9米,长50米,配备6台猛禽发动机的星舰飞船。”

    “跟启明星九号比起来,完全是大了一个数量级,并且载重方面启明星9号可向近地轨道运载约23吨货物,而星舰可以运载100-150吨货物。”

    “如果发射星链卫星的话,启明星九号每次只能发射60颗左右,星链二代卫星出现后每次发射不到50颗。”

    “而星舰可发射360颗到400颗。”

    “成本控制上,星舰没有点火后废弃的二级火箭。”

    “因为像是刚刚介绍的那样,星舰火箭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是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顶部是飞船船舱,可重复利用。”

    “而启明星9号只回收一级助推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与此同时,星舰采用的燃料采用液氧、液态甲烷,这比启明星九号的液氧,煤油便宜。”

    “星舰没有整流罩,而启明星九号的整流罩有时回收有时不回收,就是回收也有操作成本。”

    “所以只要星舰成功了,它绝对会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火箭产品。”

    今天是星舰的第一次测试,启明星科技这边非常的重视。

    不仅曹阳过来参观,其他不少关联企业的负责人也都出席了。

    甚至华夏台那边也专门安排了记者团队过来采访。

    这种情况下,赵思宇肯定是要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这款划时代的产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