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风起微澜,武宗秘库!

    第94章 风起微澜,武宗秘库! (第2/3页)

    林炳天心中还有一句没有说,那就是乾卦“见龙在田”,暗中对应着一句卦辞,那就是“利见大人”。

    大人者,真龙也!

    当年老祖之言,还有一层隐藏含义:

    我阴阳一脉想要复起,就要依附皇权,此乃“利见大人”!

    …………

    返回福宁殿,赵钰看着手上的纸条,眼神变幻不定。

    这张皱巴巴的纸条,就是所谓武宗秘库的凭证。

    只是,武宗秘库,在大楚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赵钰心中还有些疑惑。

    最后,他还是召见了曾经担任过校书郎的杜预,向他问起过这件事来。

    “陛下,臣曾在崇文馆收集的孤本杂谈中见过这四个字。”

    杜预一边回忆,一边道。

    “乡间野史中有记载,武宗皇帝曾在皇家内库外,额外建立了一座秘库,是为北伐成功后赏赐有功将校,以及后辈子孙所准备。只是由于武宗皇帝在军中突染恶疾,只来得及勉强将皇位传给了文宗皇帝,便撒手人寰,这秘库的地点便再也无人得知。”

    说到这里,杜预悄悄看了一眼赵钰的神色,又继续道:

    “乡间有传闻,说这秘库中不仅有武宗皇帝在位数十年的积蓄,更有南征北讨搜刮来的诸多神功秘籍,甚至里面还藏有太祖皇帝的赤龙神刀,所以文宗皇帝和历任皇帝也都曾派人四下寻找过,但连蛛丝马迹都没有找到,最后只能便不了了之。”

    赤龙神刀是楚国太祖的随身佩兵。

    当年前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太祖于荆山奋起义兵,得豪商相助,以赤铜乌钢精金陨铁铸刀,以“万两浑金铸赤子,一寸丹心斩白龙”之意,将此刀命名为“赤龙”,随太祖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

    大楚立国后,这赤龙神刀更成了楚国的皇权象征之一。

    不过据赵钰所知,这赤龙神刀在武宗在位后期便已失踪,却没想到是被武宗藏在秘库中了。

    而文宗一脉花费大力气寻找此刀,也是为了要借此刀证明自身皇位的合法性。

    可惜啊,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让杜预退下后,赵钰又把过了年就要致仕的兵部右侍郎高詹召进宫来。

    “陛下,老臣先祖高横武虽是武宗信任之臣,但自遭贬黜之后,老臣家便几经起落,对于先祖昔日所言,只剩下只言片语。”

    说到这里,他见赵钰脸露丝丝失望之色,又从怀中取出一枚血色玉镯,双手呈献给赵钰,道:

    “不过,先祖临终时,有一句遗言我等高家子孙绝不敢忘。此镯乃武宗命高氏一族保管之物,他日武宗血脉再临皇位,让我等子孙将此镯敬献。因先祖曾言,此镯事关武宗陛下,所以我高家子孙铭记于心,不敢忘却一字一句。”

    接过这血色玉镯,赵钰叹息道:

    “老大人一族真是赤胆忠心,朕和朝廷,不会亏待忠臣半分的。”

    等到高詹退下,赵钰摸索着玉镯上的纹路,对于武宗的深谋远虑愈发佩服起来。

    只不过,这玉镯不会是需要滴血方能使用吧?

    想到这里,赵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左手指尖逼出一滴鲜血,滴落到玉镯之上。

    只见那玉镯好似海绵一般,转瞬间就将附着在表面的鲜血吸得干干净净,玉髓上的血色也随之变得越发深邃。

    “这是……龙纹?”

    看着那连绵好似神龙一般的玉髓,赵钰微微有些愣神。

    下一瞬,那龙纹双眸处光芒大盛,两道虚幻血光自玉镯中陡然射出,向着福宁殿外射去。

    “朕去殿外散散心,力士,莫要让人跟着。”

    向高力士说了一声后,赵钰身形一动,出了福宁殿,紧追血光而去。

    “这里是……太庙,朕又转到这里来了?”

    看着眼前这座熟悉的建筑,赵钰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情来。

    没想到自己清晨来这里一遭,到晚上又来了一遭。

    “如此看来,这秘库是被武宗他给建在太庙地下了。武宗他老人家的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赵钰心中这般想着,脚下却不停,借助轻功,在不惊动庙祝的情况下,很快便来到太庙大殿内。

    只见那玉镯射出的血光穿过穿过立于正殿正中央的大楚太祖像,落到神像后方的一处墙壁之上。

    赵钰心中一动,一个闪身来到了那墙壁前,伸手朝那块平平无奇的青石砖轻轻按去。

    “嘎吱!”

    伴随着一声轻微的机括响动,一道小门从太祖像后背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幽深甬道来。

    “啧,竟然是在太祖像上做文章。看来朕还是低估了武宗他老人家的胆子。这一位就不怕太祖拿抽腰带抽他吗?”赵钰微微有些咋舌,“不过,似乎武宗他当年重修太庙,便是高横武负责主持的。如此倒也说的通了。”

    感叹了几句,赵钰迈步走入甬道之中。

    甬道内,长明灯摇曳不定。

    赵钰借着灯光,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了一处石门前。

    石门上,写着“大楚秘库”四个大字,两侧则各书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