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贺拔允:陛下英武,有太祖、武宗遗风!

    第131章 贺拔允:陛下英武,有太祖、武宗遗风! (第2/3页)

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此禽兽也!”

    赵钰冷声说道。

    “等到朕击退缅军,定要亲自领兵,用手中刀剑,与这些蛮夷好好讲一讲道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诸将,整军备战,休整五日后,兵发旬林城!”

    “谨遵陛下旨意!”

    众将纷纷起身,齐声道。

    等到众将离开,大帐内只剩下了赵钰、贾诩和李儒三人。

    “文优,这么几天过去了,姜方顺那厮招了吗?”

    李儒微微一笑,道:“陛下就是不问,臣也准备找机会向陛下汇报呢。姜方顺这厮也不知道怎么当上的齐国密谍,臣只是稍微动用了一些小手段,这家伙就吓了个半死,一五一十把自己知道的全招了出来,甚至恨不得将自己小时候做的那些龌龊事都给倒出来。”

    说到这里,李儒露出了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来。

    陛下让自己做的这件事,实在是太没有挑战性了。

    不过,日后若是有机会,他再抓几个齐国秘谍慢慢拷问,希望他们能满足自己的兴趣吧……

    看到李儒的表情,赵钰哪里不知道这家伙在想些什么,在心中为敌国的谍报人员哀叹了一声后,他将手放到嘴边,轻轻咳了一声,道:

    “这么说来,齐国秘谍传递消息的方法这些他也说出来了?”

    “正是如此。”

    “很好,朕就等着这一天呢!”

    赵钰语气变得兴奋起来。

    “在朕离京之前,已经将密旨交到了杜预手中,只要我们这边准备妥当,关昊苍和杜预那边就可以按照计划动手了。不过,这伪造齐国间谍的信件,却是一件头疼事。”

    听到赵钰这句话,无论是贾诩,还是李儒,作为顶级谋士的他们,瞬间就明白了赵钰的计划。

    贾诩更是追问道:

    “陛下是说伪造信件?”

    “正是,”赵钰说出两个字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看向贾诩,问道,“莫非文和……”

    贾诩那张胖脸上带着笑意,拱手道:

    “陛下,这造伪书,微臣擅长啊!”

    见贾诩毛遂自荐,赵钰顿时大喜过望。

    “好,那此事,朕就交给文和办了!”

    不到半天,一封伪造的密信便摆在了赵钰的面前。

    “陛下看看如何?”

    赵钰仔细看了看,又和从姜方顺宅邸里搜出的密信比对了一番,确实堪称以假乱真,天衣无缝。

    “很好,有了文和这封伪造的密信,朕不信那齐国不上钩!”

    赵钰哈哈一笑,道:

    “等这封密信寄到齐国那边,朕也要告知关将军他们一声,按照计划行动了。”

    “陛下,神京朝廷那边也需要简单通知一声,告诉文武百官苗疆战况,以稳定人心。”

    贾诩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文和所言甚是。”

    赵钰从谏如流的说道。

    很快,三只经过训练的破风隼从军营中飞出,朝着三个不同的地方飞去。

    一日后,神京城,枢密院。

    王朴正在帅府里皱眉沉思。

    按照陛下离开前的计划,等到平定苗疆之乱后,西北方向的关昊苍所部也会和齐国渡江军队交战。

    接连两个方向,两场大战,势必会对朝廷的财政造成沉重的压力。

    也幸亏陛下从那些贪官污吏手中查抄了一大笔钱财,又通过那什么拍卖会赚了小千万两白银,有了这两笔额外收入,才让大楚朝政有一定的底气接连进行两场战争。

    否则,按年前国库的情况,单单平定苗疆叛乱,就足以将国库掏个半空。

    想到这里,王朴甚至产生了这么一种想法来。

    要不要等到陛下回京后,自己和陛下商议一下,再找几个贪官污吏来开刀,或者再举办一场拍卖会?

    没办法,陛下的这两种方式实在是来钱太快了!

    但是,想归想,他内心深处却产生一种隐隐的预感。

    若是这样在短时间内做太多次,恐怕整个官僚系统都会陷入到人人自危的状况里,对整个大楚而言更是有害无利,而拍卖会这边,似乎也有一定的弊处,但他却一时间有些说不出来。

    如果赵钰知道王朴的想法,一定会感叹一声,不愧是华夏人杰。

    王朴作为士大夫,对于经济如何运转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出于自身的阅历和知识,有时候却可以下意识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拍卖会对于楚国的达官显贵而言,无疑是一种新鲜事物。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一种新鲜事物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多次,会让人们陷入“审美”疲劳,从而降低它的潜在价值。

    放到拍卖会上,就是不能够将拍品的价值最大化,拍卖出最高价来。

    就在这时,贺拔允面带喜色的走进帅府。

    他还未迈过门槛,爽朗的笑声便传入了王朴耳中。

    “王枢密,今天我贺拔可泥可是专程来给枢密伱道喜的!”

    虽然辑事府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但贺拔允这位辑事府掌舵人更喜欢辑事府在枢密院开设的别院,原因无他,如果收到紧急军情,便于和枢密院这边快速沟通。

    陛下离京,这位最受陛下信重的王朴王枢密就成了有实无名的摄政大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