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种道《六书》

    第三章:种道《六书》 (第2/3页)

,风允会意,将竹简递去。

    风允的意识深处,种道正在发挥作用,以极快的速度解析这《六书一卷》中的道韵,将知识传递给风允,让风允能融会贯通,归于自己。

    在宗伯眼中,风允只是沉思了一二。

    但实际,风允已经通读了这《六书一卷》不下十次。

    随即,风允回答道:“《六书》乃是对篆文构形、规则所做的分析和总结,即是指六种制造字的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您所说的五百四十个基础篆文,应该只是字根,在组合之后,又会成为新的字。”

    “哈哈!”宗伯抚手而笑!

    “好,你果有灵性!”

    “不错,不错,唉,可惜入学晚了些啊。”

    风允这一世,年十六,而对于那些贵族之地八九岁入学来说,确实是晚了。

    宗伯叹息后,又道:“家中如何?”

    风允如实道:“阿父从军而死,阿母也在两年前死……”

    “嗯……不易啊。”宗伯道:“任职之事,本无报酬,但你之不易,我每月就给你按下士之半补给,望你能重振你之一脉吧。”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风允说父母已经死,宗伯也大致清楚了风允的情况。

    再看风允那不合身的衣物,他也畏叹一声。

    “我为大庭宗伯,是正大夫之位,是为国之礼官首,同时也掌司徒之责,也是为国之教官首。”大庭为弱国,无上大夫,最高只有正大夫,且不满六人之数,此时的宗伯就是除开君主外,最高的位置。

    “我有礼制之责,也有教化之担,你为风姓,只要不是颓废之人,我也应助之。”

    “我闲暇时,若有不通之处,你可来询问……”

    说罢,宗伯将竹简交还给风允,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风允那踌躇的样子,笑着宽慰道:“勿要扭捏,做小女子态,我们这些老人家,还等着青年之俊来接班呢。”

    宗伯摇头转身,就离去。

    风允感动,他来此考核,也不过是抱有些微希望,若不是宗伯宽容,他怕是早因为衣裳不妥,被赶出了宫。

    要知道,这可是大周,以礼治国,诸侯间也遵循此道。

    “多谢宗伯之恩,风允铭记在心,永不敢忘。”风允俯首行拜长辈之礼。

    此时的宗伯更像是一位家中叔伯,对他谆谆教导。

    风允有恩必报。

    或许对于宗伯来说是小事,但……

    环视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