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不小心被当成了神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七章:不小心被当成了神 (第1/3页)

    庙山的白土,李昊经过详细确认,确实是高岭土无疑,储量不但丰富,还发现了石灰石、铁矿、沙石和黄沙等资源,储量同样巨大,此处将是唐国未来的资源重地。

    李昊干脆留了下来,让郑山调来一批工匠,开始探讨窑口的建造。

    李昊有思路,了解工艺原理。工匠懂技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知道答案反推过程,比从零开始容易的多。

    耗时一个月,李昊对实验窑口改动数十次后,终于符合了所有要求。窑口不但要保温,通过输风断氧手段,窑口必须能调控散温。虽然无法测验最高温度,但绝对超过了一千度,烧瓷应该足够了。

    这段时间,李昊已吩咐劳工做好了前期准备,像淘洗池和陈腐池早已建成。高岭土必须粉粹淘洗后,再放入陈腐池发酵才能使用,发酵可以提高瓷泥的粘性。再之后的工序就是练泥拉胚,有点像小时候玩的和尿泥。

    转盘刮片等工具,工匠也已准备好,李昊玩得不亦乐乎。

    此处劳工都是附近村民,李昊干脆选了三十人,准备培养为拉胚师傅。另外又从工匠中选了三个负责窑厂,分别是张章、胡铁和赵宗。

    烧瓷是个技术活,这三人做事比较机灵,有了这些天的经验,未来开窑烧瓷,他们都是技术骨干,开枝散叶全靠他们。

    初学拉胚肯定是歪歪扭扭,李昊也不例外,上手做了几天,慢慢就有了感觉。

    第一窑是试窑,李昊没想弄的多精美。只做了一些茶杯和碗,两件器型都是敞口,比较简单容易。大家一起上手,用了三天时间,总共做了三百个泥胚。

    正值初秋,泥胚放在阴凉通风处,两天时间就干了。

    至于釉料,这块他熟,这是李昊的专业领域。

    此地高岭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等等都不缺,这些正是做釉料不可或缺的材料。闲暇时,李昊就把釉料调配了出来。不过,只是试窑,所以也没调配彩釉,只是简单的白釉料。

    把干泥胚上釉,全部搬进窑中,这第一窑自然是李昊点火。

    随着火越烧越旺,李昊也不禁开始期待起来。

    李昊不知道要烧多久,只知道不需要一天。第一次烧窑,他准备烧十五个小时,先看结果如何,总结经验,根据泥胚变化,再延长或缩短时间。

    前面小火预热,中间大火成型,后面灭火冷却,这些基本原理,李昊还是清楚的。

    此时是下午五点左右,烧窑要到明天早上八点。

    今晚注定是个无眠之夜,不但李昊,劳工和工匠也一样,大家都很好奇,国君花了这么大力气,到底能烧出什么玩意儿。

    照看炉火是个细致活,李昊不敢大意。窑内温度达到高温后,维持温度平稳很重要。

    如今没有测温设备,只能通过洒水,根据水的蒸发快慢来判断。蒸发慢了就是温度降低了,蒸发快了就是温度上升了,依此来调节火势。

    一夜未合眼,李昊选中的三个工匠,更是眼睛通红。国君看重他们,让他们负责窑厂,以后烧窑就是他们的活。如此机遇,他们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