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3章 暗恋 (第1/3页)

    驱车半个小时,曲君儒他们一家四口就抵达了新家。

    相较于影视剧中男主角搬到新家,迎面而来就是一股子的花香味不同,他的新家扑面而来的是专属于三山岛这个岛屿的海腥味。

    在来到这个岛屿前,他从未见过海。

    无法想象大海的宽广,更无法想象渔民们每日在此忙碌的景象。

    他的新家位于一片住宅楼,在最里面的三单元三楼三零二,面积比老家所住的那套房子看起来要小很多,但胜在这个新家住起来有一种到了三亚海滨度假的气息。而当下正处于毕业季,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的小朋友,学生党们都在思考未来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他也不例外。

    他跟着爸爸、妈妈和姐姐一起从货车上搬东西。

    由于他的年纪还小,就只能拿一些他能拿得动的小物件,像暖瓶啊、被子啊、杯子啊,来来回回不知道上下楼跑了多少趟。

    听到他们上下楼搬东西的声音,单元楼内的住户也一个个的走出家门,热情的帮他们一起搬东西上楼。

    时隔多年,他记得仍然很清楚。

    一楼的一零一,是打渔为生的渔民一家,三口人,姓吕,他家也有个小朋友。是女生,足足比他小五岁,正是喝奶爱哭的年纪。他家的女主人似乎重女轻男,他来到三山岛的这一年,这位“阿姨”每次看到他就没有好脸色。后来他爸爸经过打听才知道,不只是他,这阿姨对其他两个单元楼的男孩子也是一脸厌恶。由于当时他的年纪太小,没少被她欺负,后来在他们离开三山岛后的几年,不知道他家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这阿姨居然吃百草枯没了。

    一零二是一对老夫妻,爷爷是退休老教师,奶奶是某企业的高管。他家也有小孩子,是他们老夫妻那刚会走路的小孙子。只是,那小孩儿不经常来他爷爷奶奶家,小鱼儿在三山岛住的这一年,总共也没见过他几次。

    二零一是他妈妈今后要上班的那家企业总经理的儿子和儿媳妇在住。他们是一对刚同居的情侣,在他俩结婚那天,他记得在他父母的带领下还去莱州宾馆吃过他们的喜宴。

    二零二没人,房子一直都是空的。

    三零一,也就是他家对门。这里面住人的比较多,也挺杂乱。他经常见到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出入,不知道他们是打工族还是朋友合租,只知道那里面至少住了有十几号人,里面似乎没有电视机,他每次上学、回家都没听到里面传来任何电子设备的声音。

    搬完所有家具和小物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做饭了。

    他的爸爸妈妈正要去做饭的时候,就听到门口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鑫瑜,去开门!”

    鑫瑜是他姐,说话的是小鱼儿的妈妈。

    他姐听到这话,马上来到了门口查看,竟是吕叔叔带着三条刚从船上打来的带鱼,为示好特意给他们送了过来。

    “老曲?!”吕叔叔先是喊了他爸一声,看到是他姐才立马换了语气,对正在厨房里忙碌晚饭的他爸他妈说,“哟,小闺女,你爸爸呢?老曲!兄媳妇!喏,这是我给你们家送三条带鱼,这是刚从船上打来的,你们一家四口今晚尝尝鲜。”

    “老吕?哎呀,真客气你这伙计。”听到是吕叔叔的声音,他爸立马快步来到了门口,接过他手里的三条带鱼并笑着对他说,“好好好,谢谢了哈!老吕,你这就得走?要不,你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吕叔叔婉拒了他爸的好意:“不了不了,你弟媳妇还在家里等他呢,以后有时间再叨扰。”

    他爸见他要走,也只好客气地敷衍一下:“那行,不送你了哈。”

    说着,他俩就在楼梯口挥手道别,看着吕叔叔下楼的背影,他爸才关好了房门。后面,小鱼儿的爸爸就把这三条带鱼冻在冰箱里了,因为今晚没有吃鱼的打算,只能以后什么时候合适了再什么时候吃。

    刚来三山岛的第一晚,爸爸妈妈似乎对小鱼儿要上小学还是再上一年幼儿园大班起了争议。

    因为,摆在他们家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爸爸虽然被调到了三山岛的官方单位上班,可他由于身份敏感,要召开的会议更是层出不穷的缘故,因此他不敢说有合适的时间能接他放学;妈妈找的工作是在企业内当掌勺厨师,一天要管企业内员工们的三餐,更没时间接他放学。姐姐要去莱阳上医学院了,就更不用说了,几个月才会回家一趟,平常都要在大学里学习。

    如果是要上小学,那每天的午餐和晚餐由谁来给他做?在那一年的三山岛小学,周边没有任何的午托和全托,更别说是饭店了,周边儿除了树就是树。

    对于这一幕,他爸第二天一早就骑着摩托带他实地去看过,所以他记得特别清晰。如果,是要再上一年幼儿园,午餐倒是可以交点儿钱去委托幼儿园的老师们照顾他,那晚餐呢?

    幼儿园不承包晚餐,下午四点就准时放学,那到了放学由谁来接他?

    父母对于这个问题开始商讨计划,而为了不影响他今后的学习,爸爸让姐姐先带他晚上出去看看大海,顺便呼吸一下海洋的新鲜空气,看一下周边都有什么好玩的。

    “鑫瑜,带你弟弟出去玩一会儿。哦,你把手表带上,你俩到了九点再一块儿回来。”

    小鱼儿的姐姐答应了爸爸的要求,帮他穿好鞋子就领着他下楼了。

    他俩在附近转了好久,从海边沙滩走到停靠大船的港口,再从港口沿来时的路往回走。

    看完了海,也就是晚上七点半多,时间还早,姐姐就带着他去周边的商铺转转。走出住宅楼再往北是一个很大的塑料棚菜市场,跟大多数人想象的菜市场不一样,门口是卖调味料的,里面才是卖菜、卖肉、卖鱼的商贩在进行各种吆喝。

    由于大家在方言上面有很细微的差别,刚来三山岛的他们,完全听不懂他们这儿的方言,为了避免尴尬,他姐拉着他就往里走。

    忽然,她闻到了一股来自面包的香气,直接拉他来到了一家卖面包的摊位前。

    看到女老板正在忙碌,小鱼儿的姐姐便大着胆子,上前询问着:“老板,这个面包多少钱?”

    没等女老板开口,在摊位上看摊的她儿子,便用自己那稚嫩的声音告诉他姐:“三明治一块钱,奶油面包三块,这个面包卖十块。姐姐,你要哪一块儿?”

    看那小男孩也就和他差不多大,竟然就有一种小大人的感觉,他内心顿时就有点儿自卑了。

    同样是小孩子,怎么这小子就这么优秀?

    这小子的面色黝黑,一看就是没少帮他妈妈干活儿,尽管如此,但还是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

    他姐以微笑示意:“就要这块儿三明治吧,谢谢你啊,小弟弟。”

    面包摊老板的儿子微微点头:“好,三明治一块钱。喏,给你,姐姐。”

    随后,他姐就把三明治给他了,她自己则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钢镚递给他。而后,他们姐弟俩就看到,他又把这一块钱递给了他妈妈。

    还用一种很傲娇的语气,告诉他妈妈:“妈妈,你看,他赚到了一块钱哎!”

    女老板用一种宠溺的眼神看她儿子:“嗯,我家廉廉最棒啦!廉廉乖,一会儿咱们就收摊哈。”

    听到这话,那位叫廉廉的小男孩露出一道微笑:“好呀。”

    就在他们要拎着面包回家的时候,女老板叫住了他们:“哎,听你们姐弟俩的口音,应该不是他们本地人吧?有点儿面生……”

    小鱼儿的姐姐回头对女老板说:“是,您真是好眼光啊!确实,我们今天也是刚搬来,今后还请多多照顾啊”

    女老板回应了他姐:“行,你们姐弟俩要是吃好,再来哈。”

    然后,他们俩就离开这个菜市场回家了。

    当他们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商讨好了。

    他们打算让小鱼儿再去上一年的幼儿园,等上完这一年再想办法让他去上小学一年级。

    结果,他就真又上了一年的大班。没想到,第一天到三山岛幼儿园,就让他又遇到了昨晚那个在面包摊的小男孩。

    他的确是叫廉廉,大名小鱼儿确实时隔多年已经忘了。总之,那一年他们俩的确算得上是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假期期间廉廉没少邀请小鱼儿去自己家做客,而他妈妈一旦做好了新品面包,也总会邀请小鱼儿先尝一口。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与他发生太多故事的女生,她就是——苗苗。

    自从上了这个幼儿园,他父母和姐姐只接过他十次。而在小鱼儿的记忆中,几乎都是在一位叫史汉伟的叔叔家里面吃的晚饭。苗苗就是史汉伟叔叔的女儿,和他是一个班级的同学。

    苗苗的大名是史蓁蓁,有时候不在他家吃饭,而是在苗苗她姥爷的家里吃饭。小鱼儿到现在都记得,她姥爷是个很慈祥的老爷爷。不得不说,她姥爷比他亲爷爷看上去都和蔼。而且,苗苗有个表妹,脾气特别大,不知道小名是什么。每次小鱼儿去苗苗她姥爷家吃饭,苗苗她妹妹都必然会大吵大闹,好像特别讨厌他来自己的姥爷家吃饭。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

    她姥爷一直都想要个外孙,可老人家的两个女儿都没生出儿子,所以见到小鱼儿才会那么和蔼吧?

    爸妈说是又让小鱼儿上一年的幼儿园大班,但在那时候曲君儒就已经猜到,他俩从农村搬家来到三山岛工作也很为难。毕竟,那时候的他俩也没想到三山岛这个地域会这么奇怪,小学的周围全是树木包围,就算是大晴天,看上去也宛如一个被森林包围的“监狱”,连一点儿市井的气息都没有。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继续上幼儿园大班,

    由于大班的知识他都学过,所以在课堂上就算不举手发言,老师喊他起身,他也能很快给出她刚刚提出那个问题的答案。就这样,他算是轻松的度过了三山岛幼儿园的第一天。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他正等待他父母的出现,就看到史汉伟叔叔来接苗苗了。他在看到小鱼儿时,严格对照他爸给自己的一张照片,朝小鱼儿缓步走了过来。

    第一次见到史汉伟叔叔,小鱼儿仔细打量了一下他,不过三十几岁的他,就已经有地中海的发型了。但比起他爸接近四十岁的地中海发型,史汉伟叔叔秃的还不算多。他的身高比他爸要高,他爸也就一米六六的净身高,而史叔叔嘛,应该是有一米七的样子。关于身高这一点,他实在是不好计算,因为以他当年七岁的儿童视角,看哪个成年人都高不可攀,所以不好测量。但小鱼儿确实能确定,史叔叔要比自己的爸爸高,是因为在他们官方单位组织去少林寺旅游的一张照片中,小鱼儿曾见过他俩的合照。

    史汉伟叔叔的长相较为清秀,性格跟他爸那种大大咧咧的也不一样,他能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因此,对于他迈步向自己走来,小鱼儿是一点儿警惕心都没有。可对于小鱼儿脸上表现出的平静,今天才刚认识他这个插班生的苗苗,在见到她爸爸朝小鱼儿走来时,脸上的表情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不仅是惊讶,更是对小鱼儿有了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眼神。

    史汉伟叔叔露出善意的微笑,邀请小鱼儿去他家吃饭:“你好啊,小朋友,你就是曲君儒吗?听你爸爸说,你的小名是小鱼儿,对吧?今天晚上,来我们家吃饭好不好?你爸让我来接你,不信的话,一会儿叔叔给你爸爸打个电话。你要不要和你爸爸说两句?”

    小鱼儿一脸疑惑地看着眼前的史汉伟叔叔,问出了心中的问题:“啊?那我爸呢?他今晚上会回来吗?”

    史汉伟叔叔似乎也知道亲情对于一个七岁小孩子的重要性,在听到他这话,叹了一口气后,才对他解释了家人的忙碌。

    “你爸爸要开会,你妈妈还在工作,你姐姐已经去上大学了。曲君儒小朋友,今天晚上你只能来我们家将就一顿了。怎么?不想和叔叔一起回家吗?这样吧,我给你爸爸打个电话。你听到你爸爸的嘱托,总不至于拒绝叔叔的邀请了吧?”

    “好,谢谢叔叔。”

    然后,史汉伟叔叔就站在原地,真给他爸爸打了个电话。

    看到他按出他爸爸的手机号,加上亲耳听到电话那边儿真是他爸嘱托的声音,小鱼儿才把心中对史汉伟叔叔的居心叵测打消了。而一旁看着他和她爸爸对话的苗苗,看着她爸爸要领这个插班生回家吃饭,就在小脑袋中冒出了许多问题。

    “爸爸,为什么咱们要带他一起回家吃饭啊?妈妈知道你带他回家吗?吃饱了饭,我俩的作业要怎么做?他要来我房间,还是和你俩睡一张床?我不要!”

    史汉伟叔叔面对苗苗提出的这些问题,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答。

    为了避免尴尬,他只好选第一个问题给苗苗解答:“因为爸爸受到了他爸爸的委托了啊。苗苗,你俩之间应该认识吧?”

    苗苗对她爸爸点了点头,只是语气听上去却不是那么友善:“他刚来,他们还不熟。”

    史汉伟叔叔将他的安全交给苗苗来保护:“哦,那你们俩以后要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