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家婢女大有来头

    第七章 我家婢女大有来头 (第3/3页)

。”

    曹无摇头笑道:“名声什么的,家兄曹孟德,我在乎这些这些做什么?”

    阿大气急跺脚,动作间尽显女子风韵。

    曹无却吩咐张侠:“回头给老先生送些梨去,先生年幼时没得吃,以后多吃些吧。他……应该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他记得很清楚,不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对孔融之死都有大量的篇幅描写,这件事就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前,这也是一开始他并不打算跟孔融争的原因。

    张侠领命而去。

    “阿大,咱们走吧。”

    阿大上马,跟在曹无马后,后来想想,好像每天都要被曹无气很多次,也就不气了。

    她不自觉的念起从曹无那里听到的两句诗来。

    “万户伤心生紫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两骑刚准备走,念诗的声音落到孔融耳中,琢磨良久,一时默然。

    但他在文界的地位,可以排在当世前五。

    若是遇到了刘玄德、孙仲谋这样的主公,别说跪人了,就算是膝盖一弯,主公们就会颠颠的冲过来抱住自己。

    若是跪下了,主公们还会跟他对着跪。

    哪想到现在执掌北方的曹操,对他不屑一顾,就连曹操的胞弟,竟然也对他不理不睬。

    这种无视,是比起说他活不过今年冬天,还要严重的侮辱。

    刚才酝酿的感动散去不少,他咬牙道:“老夫还有两个问题。”

    没人理他。

    孔融扶地站起,朝二人的背影道:“老夫想知道,这位巾帼,是哪家名门之后?”

    刚才阿大说过,北府婢女全是死在乱中的百官之后,而阿大给孔融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她思路清晰,口齿伶俐,两次辩倒大儒。

    对历史、百官,更是如数家珍。

    这样的女子,肯定是出自诗礼传家的名门,又自幼饱读诗书。

    所以他想知道,到底是哪家的人驳倒了自己。

    对孔融这样的名士来说,一旦真心被折服,他甚至不吝啬于帮对方扬名,写些文章,来赞颂对方。

    名士祢衡,就曾经获得过这样的待遇,《荐祢衡表》青史留名。

    曹无和阿大才刚走出几步,离得还近,阿大听到问话,回首拉下面纱。

    孔融双眼圆睁,指着阿大:“你,你……我见过你!”

    阿大点点头:“妾身也见过夫子,当初夫子治北海,故夫君治徐州,宴会上曾有过一面之缘。”

    孔融屏息,连呼三口气才稳住心神:“你还活着?”

    阿大转头,已经重新戴上了面纱。

    刚才回首那一下,惊鸿一瞥间,曹无仿佛看到了前世电影里赵敏回头的那一幕,但比之张敏饰演的赵敏,阿大少了些英气,却更有古典韵味,一回首让人回味无穷。

    三十多岁的少妇啊,不能说风韵犹存,简直是完胜当年。这人妻让曹无体内曹家的DNA动都了。

    曹无的耳边,响起了阿大轻轻的回答:“故司徒王公讳允义女,闺名貂蝉的我,已经死了。活着的,是北府中的阿大罢了。”

    曹无点头一勒胯下小红马。

    “驾!”

    两人于烟尘中绕着邺城,往南方去了。

    ……

    十三年,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魏书·武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