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收服诸葛亮

    第十七章 收服诸葛亮 (第3/3页)

    蜀汉从一开始就有同坐同卧的传统。

    曹无想了个问题打断气氛,问道:“先生认为汉室为何至此?”

    诸葛亮答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为政者,当选贤任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方可让四方百姓安定。”

    曹无摇头道:“灵帝卖官鬻爵,外界道罄竹难书,可是先生是否知道,若没有卖官,这国库早已亏空,天下早已大乱了!”

    曹无前世键盘侠的基本操守,即从奇怪的角度看问题并驳倒对方,他把这种办法发挥到极致。

    讲起天下大势,言语滔滔不绝。

    最后落到“土地兼并”四个字上。

    诸葛亮此时未掌大权,只想着从人才任用、体恤民情、轻徭薄赋等方面考虑问题,却从没想过土地兼并、资产集中这种社会症结才是罪魁祸首,底层人看不到希望,才有了黄巾之乱。

    诸葛亮叹服无比。

    “因此,汉家天下破败至此,世家大族才是祸乱根源,桓帝灵帝、董卓曹操,都只是借口罢了!”

    盖棺定论的时候,诸葛亮犹如受到当头棒喝,他自己就是世家子弟,交友往来无白丁,却没想到,祸根就在身边。

    接下来,就是曹无发挥的时刻了,他把前世各种制度讲了一个遍,甚至谈到了没有皇帝的制度,从君主立宪讲到民主共和,从君权相权之争讲到阶级矛盾,螺旋而上的科学历史观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断,超越了时代一千多年,听得诸葛亮眼中放光,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番讲述,已到深夜,兴致勃勃的阿六都听得昏昏欲睡了,被轮番震撼的诸葛亮还是精神抖擞。

    诸葛亮只觉以前不明白的问题都豁然开朗,等曹无睡了,他还在细细斟酌,堪称废寝忘食。

    第二天,曹无一醒来,就看到双目血丝的诸葛亮看着自己。

    诸葛亮道:“先生学贯古今,堪称天下第一人,亮受教了!”

    说罢,就要郑重行礼。

    曹无虽然被夸得飘飘然,但好歹知道自己那点斤两,他这种在前世也只是混个普通本科的少年,智力水平其实比诸葛亮、荀彧、周瑜这样的人差了太多,只是胜在见多识广、知道历史走向而已。

    曹无不敢受这一拜,将其拉住。

    阿六在旁道:“将军,先生已经答应跟我回北府了!”

    “什么?”

    曹无大喜,试问这世间,有谁能拒绝诸葛亮的加入呢?

    曹无当即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先生进北府,天下必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