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献俘阙下

    第531章 献俘阙下 (第2/3页)

的人来到了这里。

    他立马于桑干河边,看着河水奔流而去,仿佛流到了数百年后的永定河。

    抬起头,熟悉的燕京城在时光中斑驳,显得无比的陌生。

    ~~

    囚车上的史思明抬起了头,远远望向了长安城雄伟的城墙。

    记忆在脑海中斑驳,他不由想到了很多年前的旧事。

    大概有十数年的漫长岁月了,是天宝元年,他随安禄山入朝觐见,彼时的圣人十分赏识他的将才,赐座,并与他畅谈许久。

    “史卿年岁几何了?”

    “臣四十矣。”

    “史卿显贵之日在往后。”

    圣人这般勉励了他,便赐名“思明”。

    可到了如今,他还没想明白,自己只是志在天下,有错吗?

    史思明想到这里,转过头,向旁边的士卒道:“我想拜见圣人。”

    没人理会他。

    “圣人若不见我,早晚要失位于薛氏。”史思明这般吓唬着李琮,还在为他的前程性命做最后的努力。

    此时此刻,李琮正在城郊,亲自迎接郭子仪、李光弼。

    平定安史之乱,这种勘乱定兴的赫赫战功足以让他直追先圣,成为兴复大唐的明君,当然值得狂喜。

    最初闻讯时,李琮正在与窦文扬议论国事,竟是激动地握住了窦文扬的手,痛哭流涕,不知所言。

    “这些功劳若真的全是朕立下的就好了啊!”到最后,他还是失态了,说了这种极不该说的话。

    窦文扬作为亲近宦官,早就知道圣人的水平,听了也不惊讶,反以有些严厉的语气道:“陛下岂可如此妄自菲薄,谁人不是陛下的臣民?谁人立下的功劳不是陛下的?!”

    “是朕失言了。”李琮抹着泪,喜极而泣道:“朕失言了,所幸有你提醒。”

    “奴婢知陛下是虑雍王之祸,却也不可长他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此番大胜,是全军将士的功劳,绝不在他一人。”

    李琮万事还倚仗窦文扬在外为他奔走,权力决定地位,在窦文扬面前说话也是软声软语,与那满脸狰狞的伤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之后,各地消息传来,满朝都为平定叛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请求朝廷尽快偃兵歇整。

    理由很简单,国库没钱了。

    捷报传来的第二天,李琮就下旨能招抚叛军就招抚,各路元帅尽快罢兵。

    待河北的联名奏章送到,提出要让薛白暂时镇守范阳,李琮就吃了一惊,第一反应是“如何能养虎为患?!”

    可窦文扬分析了奏章,还是从中看出了端倪,道:“陛下,这并非坏事,折子里说的让‘雍王暂镇’,并非是出任范阳节度使,而是临时留一路兵马稳住时局,‘待朝廷另择大臣’,可见范阳节度使的人选还是掌握在朝廷手里。”

    李琮问道:“掌握得了吗?”

    “雍王注定不可能在范阳多待。”窦文扬道,“奴婢就有一计,随时可召他回朝。”

    “真的?”

    窦文扬笑着点头说了,又道:“如此,雍王短时间留在范阳并不能割据一方。朝廷又可以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削弱他的声望与权柄。”

    李琮惊喜,方知竟还有这般好事,遂猜想,郭子仪是支持他的。

    因霍仙良死在军中,窦文扬很厌恶郭子仪、李光弼,觉得他们敢杀宦官,都是薛白一党。但眼下最大的敌人是薛白,还是得拉拢他们。

    于是,在大军回师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反复地遣使通信,他们渐渐确定了郭子仪是忠于朝廷的。

    之所以能留下这种印象,与郭子仪的为人处事也有关系,圆融、豁达。

    相比起来,李光弼对李琮的功劳其实远高于郭子仪,但为人就严肃冷峻得多,非常厌恶宦官干政,对霍仙良之事的态度就非常鲜明,认为雍王在战时斩杀胆敢行刺主帅的宦官,这是军律,应该的。

    李光弼甚至还叱责郭子仪为此向朝廷请罪的行为,称其“简直对错不分”。

    为此,窦文扬给李琮出了一個主意,认为郭子仪、李光弼应该拉一个、打一个,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起到打压、拉拢与平衡的作用。

    君王挑拨臣子,听着很稀奇,但李琮欣然应允,决定要照做。

    因此,今日大军回师,李琮对待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就有些同功不同赏的态度。

    封官许爵之外,郭子仪与天家联姻,出镇泾原,负责防范吐蕃。

    李光弼听闻吐蕃屡屡来范,自请往西川镇守。李琮愣了一下,只说与宰相商议。

    不论这位天子是否有权决定这些,但冷落之意已有些明显。显然,在他眼里李光弼与雍王走太近了。

    繁文缛节结束之后,有内侍过来,低声禀道:“圣人,史思明想觐见天颜。”

    “放肆!”窦文扬叱道:“一个逆贼,也敢提要求,谁替他传话的?”

    内侍惊恐,连忙把史思明的言语说了。窦文扬又叱责了一番,反而取消了天子当众审问逆贼的流程。

    比如,高仙芝把小勃律王献到阙下时,李隆基就曾亲自登楼,声色俱厉,居高临下地质问小勃律为何背叛。

    这是最能在臣民面前大展国威的事情。

    可窦文扬一听史思明主动想见圣人,反而意识到了李琮久居十王宅,经验不足,万一说不过史思明,当着万民落了气势,那就太过不妥了。

    李琮其实是有些在意史思明的言论的,可窦文扬既然如此说了,也就听了。

    之后自是犒赏三军,准备献俘阙下的盛典。

    此事的重中之重,是淡化薛白在其中的功绩。

    ~~

    幽州。

    薛白来了范阳以后几乎是忙得脚不沾地。

    他每天要见很多的人,尤其是各个范阳的将领,或威慑、或安抚,也得对千头万绪的河北乱象进行梳理。

    另一方面,长安的消息在他这里也是从没断过。

    他的消息并不走朝廷的驿铺,而是在钱庄、报社的基础上建立了递送消息的渠道,速度不输于五百里加急。

    这日,薛白正准备去见伪燕后来任命的平卢兵马使张志忠派来的使者,信使已经到了,递上了厚厚一沓消息。

    他展开一封封地看着,有时也会递给严庄。

    严庄算是薛白处置范阳之事的得力帮手,近来常常被他带在身边。

    “朝廷打得好算盘啊,这是不想让世人知郎君的功劳。”

    严庄讥笑着弹了弹手中的信件,那是李琮准备在献俘典礼时下达的圣旨。

    显而易见地,旨意里刻意隐去了许多薛白的功劳。可惜,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