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两个诸葛亮,胜过张子房

    第三章 两个诸葛亮,胜过张子房 (第2/3页)

是全方位遭到了压制,从战略上,到战术上,再到后勤补给,几乎遭到了刘邦集团的全面碾压。

    刘邦之所以有持续不断的作战能力,除了韩信的大规模迂回包抄之外,更得益于萧何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输送士兵、粮草、马匹等各种物资。

    而西楚有什么?答案是什么也没有!

    项羽治下的西楚,既没有完整的幕府机构,也没有战略纵深,更没有后勤补给,手下甚至只有范增一个谋士,其他的全都是龙且、季布、钟离昧这些武夫。

    楚军东征西讨,靠的是三军对西楚霸王的崇拜,靠着一股战无不胜的信念,能够坚持到现在也算是一个奇迹。

    【我收回之前说的话,垓下之战并非天要亡我,实乃我项籍有勇无谋,或者不屑用谋。】

    【真正的英雄应该有勇有谋,而不是刚愎自用。自今往后,我项羽会改掉所有缺点,唯一保留的就是不服输的骨气,永不改变西楚霸王的雄心】

    项羽双手抚摸着沙盘,内心充满了悔恨和愧疚,是自己害了虞姬,害了十万楚军。

    “汉军一直高唱楚歌,对我军士气造成了极大的动摇,亮一时无法应对。”

    诸葛亮脸上的表情并不比项羽轻松,单手捏着下巴苦思对策,“这楚歌太致命了,甚至比缺粮的影响还要大,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如果让汉军一直这样唱下去,或许等不到粮绝,军心就彻底垮了。”

    项羽目光转动,心中如有灵犀流淌,瞬间计上心头:“我有一策,可解楚歌之危。”

    “愿闻其详。”

    诸葛亮一脸惊讶,实在没想到从来不屑于使用计谋的西楚霸王竟然会有应对之策。

    站在两人身后的虞姬喜出望外,眸子里流出期冀的目光,在心底呢喃:“妾身知道你是战无不胜的王,没有人能打败你,你一定有办法破此危局。”

    “唱歌。”

    项羽缓缓吐出两个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诸葛亮倒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却不理解项羽的意思?

    总不能汉军唱楚歌,我军唱汉歌吧?再说汉国才建立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又何来汉歌?

    项羽却笃定自己这个方法能够化解四面楚歌的危机,蹙眉道:“军师,有劳你去找三百名嗓音洪亮,善于歌唱的将士过来,籍定有法子解楚歌之危。”

    “子龙将军就可以。”

    诸葛亮毫不犹豫的推荐了赵云,“他不仅嗓音洪亮,而且歌声悠扬,他唱的楚歌极富感染力。”

    【赵云果然也出现在了这世界,真是太好了,又得一员大将】

    听到赵云的名字,项羽心中暗自欢喜,看来这个世界确实受到了游戏的影响,诸葛亮和赵云双双出世。

    可惜自己为了游戏的公平性,开局只给楚国植入了这一文一武。

    早知如此,当初要是把曹操、周瑜、陆逊、司马懿、关羽、张飞一股脑的全部添加到麾下那就爽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三国的武将拿到汉末依然价值连城,就算他们斗不过韩信、张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