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二十一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2/3页)

羽的第一次大屠杀。

    第二次,项羽在与刘邦一起攻打城阳的时候,城内的百姓依旧帮助秦军抵抗,破城之后,项羽再次毫不留情的挥起了屠刀,将城内百姓屠杀殆尽。

    第三次,就是在新安郡坑杀了投降的二十万多万秦军。

    当时项羽手下只有不到五万人马,面对着二十多万秦军俘虏,并且这些秦军开始出现哗变迹象,为防万一,项羽毫不留情的下令全部坑杀。

    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如果项羽当初没有下令屠杀,倘若二十多万秦军反戈一击,腹背受敌的楚军怕是早已灰飞烟灭。

    一将功成万骨枯。

    即便三世为人,项羽依然不后悔自己的这三次屠杀。

    历史上哪座王朝不是沾满了鲜血?

    就拿奋六世之余烈而平定了六国的秦王朝来说,他们屠杀的人数比起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的自己兵微将寡,大秦王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不抓住赵高弄权的机会一举推翻暴秦,倘若让秦人缓过劲来,再想灭秦就没这么容易了。

    襄城和城阳的秦国百姓拼死帮助守城,对楚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不说,倘若其他的秦国百姓都纷纷效仿,猴年马月才能打到咸阳?

    没有办法,为了杀鸡儆猴,项羽只能举起屠刀,警告其他秦国百姓,胆敢帮助秦军守城,老幼不留!

    而这两次屠杀确实震慑了秦国的百姓,楚军后面的攻城百姓们再也不敢参与,从而使得各路联军势如破竹,直逼咸阳。

    真正让项羽后悔的是后面的三次屠杀,正是连续不断的暴行,才让他逐渐丧失民心,除了楚国之外天下皆敌。

    项羽的第四次屠杀是咸阳大屠杀。

    当时,大秦皇帝子婴开门投降,依旧被项羽处死。

    这还不算完,项羽又下令火烧阿旁宫,发掘秦始皇的骊山陵墓,又在咸阳城里大肆劫掠,焚烧民宅,直接导致了十万以上的百姓丧生在楚人的刀下或者火海之中。

    如果说项羽的前三次屠杀还算情有可原,这第四次屠杀纯粹是仇恨的宣泄,是楚人对秦国的报复,甚至是项羽对楚军的奖励。

    正是这次咸阳大屠杀,才让秦人彻底站到了项羽的对立面。在后来刘邦灭楚的战役之中,秦人成为了汉军的主力,也正是源于内心对项羽的仇恨。

    项羽的第五次屠杀,是灭了田荣之后在齐国境内大肆屠杀曾经帮助过田荣的百姓,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估计也要以数万甚至十万计。

    项羽的第六次屠杀是在楚汉战争爆发之后,项羽千里奔袭彭城,击溃刘邦率领的联军,一路追袭,在河南境内外黄县发动的屠杀。

    但这次屠杀却因为一个十三岁小孩的劝阻,让项羽改变了主意,使得外黄的百姓逃过了一场浩劫,死亡人数远远少于其他几场大屠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