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应天

    第十三章 应天 (第3/3页)

太平。同时,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投奔朱元璋,皆被其录用,朱元璋的班底开始初具雏形。

    严凌奉朱元璋之命整肃城池,他干得不错,安排数百名兵士维持治安,安抚民众不要惊慌,命令士兵严禁扰民,征发民夫修补城墙……

    并没有花费太久的时间,集庆城便恢复了秩序与繁荣。

    朱元璋站在高大的城头,俯视着这座古城。

    自宋之后足有百年,它终于再次回到了汉家将士的手中。

    朱元璋赋予了这座千年古城一个新的名字。

    应天。

    -----------------

    大本营既然已经定下,接下来就应当扩大地盘了,和当时许多的反王相比,朱元璋地盘还是太小了些。

    于是,大军四出,准备在这个已经缓缓陨落的腐朽王朝身上咬下一块肉。

    徐达、汤和等将进兵攻克镇江,朱元璋设立淮兴镇江翼元帅府,命徐达、汤和为统军元帅,改镇江路为江淮府。

    随后又置秦淮翼元帅府,以俞通海为元帅。

    不久,邓愈、邵成、汤昌率兵攻克广德路,朱元璋改其为广兴府,置广兴翼行军元帅府,以邓愈、邵成为元帅,汤昌为行军总管。

    在攻城略地的时候,朱元璋也没忘记和自己的邻居搞好关系。此时他的地盘已经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的和除了元廷之外的其他势力产生了接触。

    他派遣杨宪给张士诚送了一封信,书信的内容很友善甚至几乎是讨好了,然而张士诚看了之后,却是勃然大怒。

    他重重地将那封书信拍在桌子上,指着杨宪的鼻子怒骂道:“朱元璋区区一个乞儿,安赶如此辱我?”

    老朱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他的信里有一句:

    “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本意是想夸赞他有能耐的。

    可是隗嚣是什么人?东汉初年割据陇西,最后被光武帝击败消灭。张士诚此时已经僭号称诚王,立国大周,你拿这个去比喻人家?暗示他最后兵败身死?

    按理说,他把这封信给自己手下那几个文臣,哪怕是半吊子的严凌,都能看出问题来,结果他偏偏自己写完就喊人去送了。

    这怪得了谁?

    矛盾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