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龙凤北伐与元朝不世出之名将(过渡章,多为对史料的总结叙述)

    第十五章 龙凤北伐与元朝不世出之名将(过渡章,多为对史料的总结叙述) (第3/3页)

    至正十八年,察罕帖木儿大破中路军于太行山。

    至正十九年,救火队长察罕帖木儿率军攻汴梁,在不久之前还势不可挡的韩宋政权屡战屡败,竟然在最后被打得只剩数百骑和刘福通一起护卫着韩林儿突围!

    至正二十一年六月,察罕帖木儿进军山东,先后于东河、分齐、好石桥等地大败红巾军,到九月份的时候,红巾军在偌大的山东竟只剩下益都一座孤城!

    作为义军龙头的韩宋竟然转瞬之间几乎崩溃,一时间,天下惧怖!

    本就是墙头草的方国珍与张士诚立刻向元廷俯首称臣,就连朱元璋,也在严凌与李善长的建议下,开始与元廷暗通款曲,悄悄讲和,能屈能伸嘛,不丢人。

    或许只有那个眼神中充满了野心与狠辣的中年人,从始至终没有动过投降的念头。

    “我大汉(陈汉,此时徐寿辉已被杀,天完国结束),绝不降元!”

    -----------------

    但是元朝终究气数已尽了。

    至正二十二年。

    已经投降的红巾军田丰、王士诚再度准备反叛,邀请察罕帖木儿前往观看他们的营帐,手下劝他不要前往,再不济,也该多带点手下,然而察罕帖木儿说道:“我既然诚心待人,又怎么能人人都防备呢?”(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于是只带了十一个护卫前往。

    被乱刀砍死。

    追封忠襄王,谥献武。

    察罕帖木儿的死去,象征着元廷最后一根擎天之柱的倒下,从此,再无人能当义军的锋芒,义军中最后获胜的无论是陈友谅、朱元璋乃至是张士诚,天下都与元廷再无关系。

    而在得知了察罕帖木儿的死讯后,哪怕是远在南方的朱元璋都松了一口气,说出了那句:“天下无人矣。”

    他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对付自己目前的第一大敌了。

    此时的朱文正,已经在洪都苦苦坚守了七十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