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医疗与投效,将重心放在土地上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六十二章 医疗与投效,将重心放在土地上 (第1/3页)

    密室之中,严凌轻轻拍了拍严涯的肩膀,看着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安慰似地说道:

    “没必要灰心,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医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最大的原因便是医师的收入与太过低下的地位不成正比。”

    士农工商,医属于工,理论上讲比商还高一级,可是明朝中后期还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弃儒入贾”,究其原因,还是商人太赚钱了,而医生相较之下,顶多养家糊口而已。

    “首先要提高医师的待遇,财帛动人心,只要有钱,不会愁没人愿意当医师的。”

    “我之前定下规矩,各镇子医师,除了治病救人挣来的钱外,我额外每个月再发一两五钱银子,但是现在看来我之前定下的工钱还不够,那就再增!

    “待会儿你去和主管的人说,月钱增到四两,学徒也有一两银子,然后找人在镇子里悄悄宣传出去。”

    听闻此言,严涯脸上露出喜色:“这般高的工钱,何愁百姓不动心啊!”

    那个时候普通农民一年,也就几两十几两的钱而已,勉强可以糊口罢了。

    而严凌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不一会儿便拿起来展示给了严涯。

    只见上面写着几句话:

    “治病救人,功德无量。”

    “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医师治人,恩重如山。”

    “照这个样式,多写几张,张贴在大街小巷。”严凌说道。

    “爹,这是干什么?”严涯有些疑惑。

    “要是你每天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这些赞颂医师的东西,告诉你医师所作所为实际等同于救命,那你慢慢的,是不是也会觉得,医师没有那么低贱?这是从根子里解决问题。”

    严凌见严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于是继续说道:

    “另外,可以建一个类似学堂的东西,请名医来教学医术、编纂医书,如同私塾之于读书人,便可使大夫郎中增加,也可以规范行医。”

    有些时候也不能怪百姓,有些人看了两本医书就自称郎中,结果脚气治到截肢,感冒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