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捕鱼儿海,蓝玉的辉煌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六十三章 捕鱼儿海,蓝玉的辉煌 (第1/3页)

    仅仅是这些,倒也罢了。

    藩王也来凑热闹。

    他们的王田是真正不用交赋税的,要知道福王封地足足三万顷,当初河南的空余地全部分完不说,还拿湖广和山东的地才凑足。

    明末的时候钱去哪儿了?钱全都到这里去了。

    严凌很清楚这个问题所在,但是他没有向朱元璋提出建议,事实上,明代很多东西,他都是知道弊端所在的,也并非没有把握说服朱元璋修改。

    朱元璋因为出身问题,虽然好学,然而很多地方依然有不足,比如经济,从洪武年间的一系列政令可以看出,他是真的不懂。

    但是,能说的,严凌也都说了,明朝兴旺一些,作为治下的一个世家也有好处,比如说现在的老朱,就没有像原时空那样乱印纸币坑人。

    可是经济政策,那些可以钻空子的地方,基本都是对士绅有利的,他要是阻止,就要以损害自己家族利益为代价,比如土地赋役,作为大地主的严凌,难道要自己挖自己墙角?

    而且要说到藩王问题,那就是一个死结,老朱的宗族观念太浓厚了。

    反正到时候庇护好自己治下的佃户族人,便好。

    严涯似懂非懂地走了,他其实有些地方还是不理解,但是他知道父亲不会害他,前番父亲如同神明般的表现更是深深震撼了他,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称他是“受仙人点化之人”,坚信父亲绝对不会出错。

    按照严凌的安排,严氏在东南开始了低调的发展。

    严凌那九十九次游戏可不是白玩的,他对于经营是真的有一套。

    在严涯守孝在家的三年里,严家逐渐开始了兴盛之路。

    严凌强制所有的孩童在五岁时必须上私塾,一直读到十二岁,随后进行考试,择其中优者入学堂,继续学业,其余的则从事耕作与工匠之业。这套方法很有效,每年严家都能稳定产出数十名读书人,自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再次重开科举之后,严家已有举人五人,三甲同进士四人,二甲进士一人,如今都在京师地方为官。

    那些没有资格上学堂的,却也有好处,严凌集合了一批老匠人与农民,将做工与农事的一些要点编写下来,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