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发动机试车

    第7章 发动机试车 (第2/3页)

20是一台既简洁又高效的发动机,重量1.2吨,单燃烧室,最大直径1.3米,即使半人工制造也不复杂,等下一台正式版生产只需要168个小时,效率很高。”

    林炬对这个数据十分满意,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如果要装7台……不9台这个发动机,中间一台,四周八台的设计,箭体直径要多大?”

    郭申思考了以下,用圆珠笔在桌子上画了几个圈,又思考了下布置方式,很快给出答案:

    “6米吧,您是想造大火箭?这样的话推力就有1000吨了,近地运力差不多30吨。可是为什么要把一台放在中间?中间放三台的话结构会空隙大些更安全。”

    林炬笑了笑,他想到了空叉会在几年后成功的猎鹰9火箭和重型猎鹰,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思路已经被证明是对的,秉承拿来主义并不丢人。

    “中间一台的话,垂直回收的时候只要启动中间的一台发动机就好了,省燃料还方便。”

    “您相信马一龙的回收理论?”

    郭申有些惊讶,这时候老马的空叉还在持续放烟花呢,不管是行外行内都不相信他能成功,甚至老马自己都被炸得有些不自信了。

    “看不出来,林老板的航天想法也很超前啊。”

    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林炬想看看是谁在偷听,就看到唐伟天笑眯眯地走了出来。

    “林炬啊,这是我的老同学,也是科学院的院士,唐伟天,听说你在搞火箭非要来看看。

    我擅自把他带过来了,还请不要怨我啊。”

    周瑞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林炬一听是院士马上激灵起来。

    “哪里哪里,周老师言重了,唐院士过来这是我的荣幸才对。”

    “没关系,我也就是随便看看,我刚刚听你说要一级并联9台发动机,这么多的话太冒险了,5到7台就很合适,有个15到20吨运力就已经是大火箭了。

    也别叫我院士了,喊声老师就行。”

    唐伟天态度像是长辈一样的态度让林炬感觉很舒服,不过作为穿越者,他还是有几分不服气。

    “既然您让我就叫唐老师,那也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不过您知道我问9台还有个原因吗?”

    “哦?看来林炬同学还有些其他想法?说说看。”

    林炬得意了起来,只见他左右手握出一圆形,轻轻往中间靠拢。

    “采用芯级9台发动机的设计,再利用CBC构型将芯一级作为助推,那么总推力就超过了3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就能接近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