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任务

    第15章 新任务 (第2/3页)

安全。

    轨道舱:一般用来货运或者装载科学仪器以及航天员活动空间,可以省去。

    推进舱:发电以及推动载人飞船进行机动,变轨时必须用到。

    逃逸塔:火箭发射时放在载人飞船之上,火箭故障时带着航天员脱离火箭逃生,它的最大任务就是让每一次发射都用不上它,但必须配备。

    这一套下来一年时间哪里够?即使加上任务奖励之后也几乎不可能,涉及到的技术太多太复杂了。

    怎么看,这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林炬因此又忧愁起来。

    不过第二天的时候几个好消息还是让他精神一振。

    首先是新远一号上了央视,受到了来自官方的鼓励,名气打响了,现在是民营航天实打实的一哥(虽然目前就这一家)。

    听说国家正在认真考虑像补贴新能源和太阳能一样,再成立一个民营航天转向扶持基金项目,到时候可能会获得大笔的资金支持。

    第二是六院发来了正式商业请求,希望购买3台K120发动机以及全套制造技术,以及生产许可。

    还有一个在林炬认为不算好消息的消息:已经有好几家投资公司找上门,希望认购股份。

    这几个好消息基本都是在资金的方向上能提供不小支持,技术上则没有任何用处。

    林炬对投资没有兴趣,觉得还不如研究一下怎么实现系统的第二个任务。

    来到办公室,林炬先使用了三张系统工程师卡。

    办公室电话立刻响起,门卫说厂外面来了三个人要进来,林炬马上让其放行。

    几分钟后,三个亚洲面孔都站在了他的办公室里。

    两个华裔工程师,都是留学后在欧空局工作的,一个是露西亚航天局工程师,是鞑靼人,已经办下了华国国籍。

    他们分别侧重于材料、电气控制和总体设计,系统安排非常全面。

    三人名字是陈绚、柯云和安德罗夫。

    当三人分别接受了林炬的合同,系统立刻做出了提示:

    【已拥有4名同等级系统工程师,可将其中一名工程师技能升级后,组成科研单位:火箭研究所。

    火箭研究所:可进行火箭及发动机研发,增加投资或技术可以提升进度,可以招收非系统人员为学徒,学徒成熟后可成长为系统工程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