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立字据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31章 立字据 (第1/3页)

    10月5日,国庆假期周,正是旅游出行高峰期。

    今年的黄金周有两个传统节目:大阅兵和旅游人次再创新高,以及一个新节目:10月5日下午14点,新远一号乙首飞并进行第一次芯一级回收。

    中午11点,新远镇的发射场外已经聚集了超过700人,其中100多人都是来自外地的吃瓜群众。

    新远宇航的公司员工、南机院的熟人、还有来自六院的几个人都来到了发射场,观摩新远一号乙的发射。

    由于是2级火箭,新远一号乙比起新远一号看起来要短胖些,四個收起的支撑腿让它看起来更加粗犷。

    这一次发射控制室和观察场移位置了,离火箭发射地整整3公里,只能借着地势看清楚一个小小的白色物体。

    没办法,毕竟这里也是着陆场,要是火箭偏了在人群中炸响,那可就是翻版的涅杰林灾难了(注:前苏联一次违规导弹发射,导致一个火箭设计局大部分人员死亡,负责此事的涅杰林元帅与160余名设计人员一起被汽化)。

    这次到场的还有个大佬:唐伟天,这老家伙听说有可重复使用火箭,专门跑过来看笑话的。

    “林炬啊,你这技术到底可不可行暂且不论,首先这流程就不对。

    新远一号乙本身就用了太多新技术,从发动机到箭体都是新的,完全不符合航天器的安全标准,新技术占比绝对超过了70%

    另外火箭回收也没有一点前置研究,直接一步到位是要不得的。况且这条路线从根本上就不可行,未来应当属于空天飞机而不是可重复使用火箭。”

    唐伟天毫不客气地泼冷水,林炬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时候不相信火箭回收成功是行业共识。

    航天局的某位大佬就曾公开发表意见,认为垂直回收技术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妄想,不具备可行性,其他人有相同意见也属实正常。

    实话说这次火箭回收实验在航天界没什么水花,大家都是在等看笑话,除了林炬自己和系统工程师们,旁观者普遍是不乐观的。

    讨论的时候都在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