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寻找中华鲟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百四十九章 寻找中华鲟 (第1/3页)

    刀鱼不亏被誉为河鲜第一鲜,肉质极为细嫩,而且肉味鲜美,肥而不腻,有一种淡淡的微香。

    “老哥,你店里师傅的手艺可以呀!”张耀华赞道。

    店老板谦虚道:“过奖,过奖!主要还是食材好,大家吃得开心就好。”

    他也不敢居功。

    江刀如果弄得不好吃,食客能愤怒得砸了他的店。

    当然了,他店大厨的手艺也好。

    就连清洗刀鱼,都是有讲究的。

    刀鱼清洗,从来不要和其他鱼一样开肠破肚,而是用两根竹木方筷,倒过来从腮处插进肚子,轻轻的这么一搅、轻轻的拎起来,那肚肠什么的就跟着出来了,只要结腮撕掉,清水里冲洗一番,刀鱼就可以下锅了。

    “可惜,现在野生的江刀真的不好弄,不像我小时候,江刀并不难捉,我老家就有。

    小时候,刀鱼虽然便宜,但也舍不得一条一蒸,都是切成三段,三条三两的刀鱼放三个金边小碗里。

    每个碗底涂上猪板油熬的脂油,垫上片生姜,放一个葱结,从角角落落找出来的火腿、冬笋、香菇切丝,再浇上一点华士酱油,撒一点糖和盐。

    最后,不忘记舀一点脂油放鱼身上,就进大蒸笼蒸五六分钟,起锅出来的刀鱼,闻那味道就知道。”说着,说着,店老板开始回忆起来。

    除此之外,蒸刀鱼也不是随便乱来的。

    蒸短了鱼腥不熟,蒸久了肉质鲜嫩就打折扣。

    有经验的厨师蒸出来的刀鱼,筷子头上一夹,轻轻一抖,下面半片鱼肉躺在汁水里不动,再一抖,上面半片鱼肉轻轻滑落进汁水,形状不变,而干干净净的鱼骨则仍然夹在筷子上,而这鱼骨在油锅里一炸,就变废为宝。

    张耀华又问:“老哥,您老家是……”

    “利港的,小兄弟有空可以去玩玩,反正也不远。”店老板邀请道。

    呃!

    张耀华略显尴尬,因为自己没听过这个地方。

    但也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敷衍道:“嗯嗯!一定,一定。”

    朱伟光哈哈大笑:“阿华,你还知道利港?”

    被他这么一揭破,张耀华不好意思装了,苦笑摇头:“是什么地方呀?”

    店老板这才补充:“江阴知道吗?”

    啊?张耀华诧异,江阴就江阴嘛!他记得江阴是县级市吧?这在省外介绍自己家乡,直接精准到镇了吗?

    真是离谱。

    网上总传江苏是散装的,张耀华算是见识到了。江苏不带就算了,连无锡,甚至江阴都不带,那就有点过分了。

    “知道,江阴很出名。”

    这句话,张耀华没有恭维,是陈述事实,那地方自古以来就富裕,现在一个县级市都超四千亿GDP,让很多地级市都汗颜。

    江阴的地理位置也很优越,完全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地方。

    江阴靠着长江,能捕捞到江刀,倒也不奇怪。

    店老板表示,以前刀鱼是他们那里最为拿得出手的招待客人的第一高档菜肴。

    “而且,我们那儿的刀鱼才是最好的。”他又说道。

    朱伟光见在场的都不是外人,他透露道:“确实,我吃过的刀鱼,真的是江阴的最好。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难吃出区别,但你们广东人应该没问题。”

    广东人吃什么都讲究食材的新鲜等,也就培养了一张味觉灵敏的嘴。

    有些厉害的,一道菜里面放了什么料都能一一吃出来,有一丁点的辣味,在广东人嘴巴里都能放大无数倍。

    “而且,这听说还有科学根据的。”

    沿江、包括沿海甚至连接大江的湖泊都有刀鱼的存在,但江阴老人经常自豪的称,江阴的刀鱼最好。

    那是因为刀鱼在近海吃得肥腴无比,开始溯江而上产卵时就停止了进食,靠近海的地方,刀鱼还带有海水味,溯江上去几百公里,刀鱼的肥腴也就不见了。

    而到了江阴,恰恰是经过一二百里江水的清洗,既洗去了一身的海腥气,又没有经过长途跋涉,让其肥腴程度降低。

    所以,江阴一带江面捕捞起来的刀鱼味道最好,也就不是空穴来风了。

    “就是刺有点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