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暖流寒潮一齐涌向欢亭中学(下)

    第十六章 暖流寒潮一齐涌向欢亭中学(下) (第3/3页)

一组包周桐爬山经验非常丰富,他是包家长子,虽然他至今还没有爬过阜山,但他村子里的所有高山险岭他都不止一次攀登过。包周桐身体健壮,内力又好,选为第一组组长旗手并不为过。对爬山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相比较第二组的组长方渊康来说,虽然方渊康手长腿长,可他平时很少帮助家里干农活,说不定除了学习特长外,几乎找不到他其他什么特长。大家都认为本次冠军非第一小组莫属,也不是大家在瞎胡闹乱猜测,这是有根据的。

    按照比赛规则,每个组只要有一个人率先攀登到山顶就算胜利,那么大家就觉得包周桐是会第一个爬到顶峰的人。

    包周桐自己也认为是个山猫子,对于翻山越岭是相当熟识的。在选择路线时,他还特意选择了山势相对险峻一点的路线来爬,这也正中班长的心意。班长以为开始陈老师会以抓阄的方式来决定东南两支线路谁获得爬山路线,现在包周桐自愿请求南面的线路,他是什么意见也没有的。

    包周桐像只上山的狐狸一样敏捷,一听到陈老师指令枪一响,他就像猴子一样敏捷地朝山上爬去,把所有队员都远远抛在山脚下面。

    东线那边,只见方渊康手里扛着红旗,不紧不慢地机械地一步一步往山上爬,既没有看到他焦急的样子,也没有看到二组有取胜的决心。

    一半山梁已被包周桐抛弃在脚下了。看东线露出一角红旗的包周桐在内心深处已发出会心的一笑:看来,今天的冠军是非自己莫属的了。他只稍稍看了方渊康红旗的位置,就大致目测出了方渊康只爬了多少海拔的高度,方渊康至少与自己海拔在五十至一百米之间,这个距离对于包周桐来说,虽算不上绝对保险,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向自己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包周桐心态放松了许多,按目前的情况,自己没必要拼着老命往上爬也能取得胜利了。后面山脚的啦啦队喊叫的声音已经听不到了,耳畔只有山林大风的呼啸声和树林中树枝被风吹断裂坠落在山梁与地面碰撞所发出来的声音。

    包周桐的脚步明显放慢了下来,他一口气爬到半山靠的是一股勇气。现在,心态的放松早令这股气接不上来了。这股气一经泄漏,就感觉胸闷气喘、四肢乏力、腰背酸软起来,下一段路是更艰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