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拼死也要接到球,超飘逸压哨三分!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104】 拼死也要接到球,超飘逸压哨三分! (第1/3页)暂停回来,两队球员继续登上球场。
站在热火队场边板凳席前的斯坦·范甘迪,自然也早就料到了弟弟杰夫·范甘迪的想法。
也许火箭队接下来会孤注一掷死掐外线防守和热火的传导球,即便输掉比赛,也不让林飞在他们自家的主场球馆打破三分纪录。
但两兄弟的性格同样倔强,谁也不服输。
既然弟弟要加强对林飞的防守,不让他破纪录,那哥哥便布置更复杂的掩护跑位战术,说什么也要给林飞制造机会。
在斯坦·范甘迪看来,只要尽量控制住失误,不给火箭队反击快攻的机会,那么即便林飞在严防死守下的命中率掉一半,他的整体进攻效率也依然恐怖。
球场上,火箭队的进攻,大姚在低位背身拿球,凭借着身高臂展的优势,调整节奏,侧身在奥尼尔头顶命中一记勾手。
“唰!”
即便奥尼尔吨位大,脚步更灵活,但大姚却有着绝对的身高,再加上外侧勾手的技巧,基本上不可能会被大鲨鱼封盖。
虽然第一节在进攻端没什么表现,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防守上,但第二节上来之后,大姚也逐渐找到了感觉,和奥尼尔对位不落下风。
当然从这个时期的整体状态来对比,三年级的大姚在奥尼尔面前还是要差了一些,奥尼尔也依然还是联盟的第一中锋。
但常规赛是漫长的,你无法要求一名历史级超级巨星在每一场比赛中都有积极状态。
今晚奥尼尔客场作战,再加上老婆山高皇帝远,昨夜在休斯顿的夜店和韦德嗨过了头,所以状态上自然是有些低迷,也体现了对位大姚这个亚裔中锋时的过度自信。
而大姚却恰恰相反,作为这场天朝德比战的关键人物,再加上林飞这位国家队后辈的激励,还有主场作战的便利,
大姚在比赛状态上自然是比奥尼尔要好很多,他很清楚今晚必然有上亿天朝球迷守候在电视机前,在为自己和林飞加油。
回过头来,韦德持球推进到前场,林飞继续穿插反跑,借助掩护急停急起,用节奏的变化来寻找接球出手的机会。
但火箭队明显加强了对林飞的盯防和换防,努力掐死传球线路。
当林飞和持球人韦德做挡拆的时候,火箭队两名后卫换防很及时,第一时间警惕持球人的传球意图。
而换防韦德的这名球员,也选择主掐韦德的外传球,而适当放他的投篮和突破。
韦德原本投篮就不好,如果防守人连他的突破都不忌惮了,只防他给林飞的传球,那效果上自然成倍增加。
年轻的韦德还是过于激进,这次传球给的有些冒险,被吉姆·杰克逊飞身冲上来一把切掉。
“啪!”
眼看火箭队要展开反击快攻,失误的韦德第一个翻身快步回防,速度优势尽显,迅速拦住了吉姆·杰克逊的快攻路径。
此时麦迪和鲍勃·苏拉也兵分两路飞身快下,甩开防守人随时准备接球直捣黄龙。
很明显把球给左路完全甩开埃迪·琼斯的麦迪是一个最正确的选择,但吉姆·杰克逊却意气用事,把球给到了右路边线快下的鲍勃·苏拉。
这球不仅传球选择上有问题,传的质量也很一般,积极回防追在鲍勃·苏拉身后的林飞咬牙突然一个加速,长臂如利剑出鞘。
“啪!”
林飞大手直接拦截了吉姆·杰克逊的传球,一把将篮球拍向中路的韦德身前。
韦德目光一闪眼疾手快,迅速拿到篮球急刹车,一个斜刺里的横传再给林飞。
两人之间打了一个类似撞墙式的配合,林飞断球后迅速翻身快下,在边路距离三分线足有三米多远的位置急停,接韦德传球果断起跳送上超远出手。
因为此时大姚已经要冲上来,所以林飞自然没有下到三分线附近的机会,只能急停出手超远三分。
“哐当!”
这球还是投的有些急了,篮球磕在篮筐一侧高高弹出。
长篮板被朱万·霍华德保护下来,火箭队稳住节奏打阵地战。
主场的火箭球迷们眼看林飞终于又投丢了一个,纷纷长舒一口气,紧张的情绪终于放松下来。
“这家伙终于投丢了,要是再进,那可就是半场10个三分球了!”
“热火队这次反抢之后韦德的选择太突然了,他完全可以凭借速度直接突破篮下,调给高位的奥尼尔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为什么偏要传林?他这个位置根本就不是一个好机会!”
“是啊,斯坦·范甘迪是不是有点太过迷信林的三分球了?今晚这是铁了心要让林投个够?”
“感觉沙奎尔和德韦恩都没什么进攻欲望了,热火全队都在给林一个人制造接球出手的机会,林才是这支球队的老大啊?”
“My、God,刚才林接球出手的那一瞬间,我是真的怕他这个三分又进了!”
球场上,火箭队稳扎稳打。
麦迪把球给到禁区一侧边线上的大姚,奥尼尔这一次防的很好,大姚没有冒险勾手,而是把球分给了霍二叔。
朱万·霍华德背身打大致,翻身后一个投篮假动作成功晃起了大致,凭借经验制造了大致的投篮打手犯规。
“哔哔!”
走上罚球线的霍二叔相当稳健,两罚都有。
“唰!”
“唰!”
暂停回来火箭队打出一波4:0,迅速稳住了局势,把领先优势重新扩大到了8分。
球权转换。
眼看火箭队在防掩护挡拆的过程中依然主掐林飞的接球,奥尼尔又上提高位把大姚带出禁区,
右路持球的韦德便没有再犹豫,迅速切换突破模式,一个几乎贴地的犀利第一步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