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这磨玉山上,真有神仙吗?(大结局)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七百二十七章 这磨玉山上,真有神仙吗?(大结局) (第1/3页)

    铛——

    铛——

    铛——

    悠扬的钟声传来,一个个身穿道袍的年轻道士们走出巍峨的大殿,有说有笑的朝着斋堂走去。

    “你今天功课做得不错啊,看你一动都没动,诚心正意啊!”

    “诚心正意个啥……我昨天看了一宿的,今早瞌睡死了,刚才梦游呢……”

    “啊?你这要是被师父知道,可是要跪香的!”

    “嘘嘘嘘……别嚷嚷,走走,吃饭去,请你吃豆腐汤加饼丝……”

    “哼哼,光请我吃可不够,待会儿记得给真君神像上供,不然你在他面前开小差,他也饶不了你!”

    “知道了知道了……”

    “……”

    道士们三五成团,前往斋堂用早膳。

    而磨玉山的第一批游客,也在此时涌上了山。

    “大家辛苦了!一路攀登,终于到达!快快,快上来,前面,就是整座磨玉山最大的宫殿,敕建真君殿!”

    声音传来,只见一位年轻的女导游手里摇着小旗,朝着身后的一群大学生们催促道,

    “哎呀,还大学生呢!你们这也不行啊!快点快点,我们要赶在所有人面前烧第一炷香!”

    “真君殿每天的第一炷香,是最灵光的!想求什么都能求成!”

    “快点快点!后面老头老太要追上来了!”

    台阶上的一帮大学生爬了两个小时的山,此刻累的都跟死驴似的了,一个个上气不接下气,直翻白眼。

    好在女导游的话刺激到了他们。

    无论是为了抢第一炷香,还是不让身后老头老太超越,他们都咬紧牙关——

    拼了!

    蹬蹬蹬!

    十几个年轻大学生一鼓作气,憋着一股劲冲上了坡,一路踉跄到了巍峨大殿之前——

    “都让开!”

    “我要烧第一炷香!女神,跟我在一起吧!”

    一个短发圆脸的男生冲到了大殿前吼了一声,惹得身后众人一顿鄙夷。

    烧上第一炷香的居然是个舔狗?

    估计真君也会感到晦气吧……

    正此时,一道身影从真君殿内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三支清香。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不过,你口中的女神未必就是你的正缘;而与你命中有正缘的女子,才该是你真正的女神。”

    “拿去吧,它,会助你找到正缘的。”

    圆脸男生一愣。

    面前,是一个年轻道长,嘴角还挂着几分淡笑。

    “呃……谢谢。”他下意识的接过三支清香,在殿前香炉中点燃,而后插入了香灰之中,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

    年轻道长笑了笑,重新走进了大殿之内。

    而与此同时,女导游也带着身后的十几个大学生走了上来,在香炉边上拿香。

    磨玉山是5A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但却不收门票,即便上到了山上的真君殿,也不收香火钱,每个上山的人都能免费领取三支清香,可自行拜殿。

    “你运气真好,竟然能抢到第一炷香,而且还是源益道长亲自送你的。”

    女导游啧啧称奇道,

    “看来,你能心想事成了。”

    “真的?”圆脸男生挠了挠头。

    女导游耸了耸肩。

    “好好参悟道长的话吧!”

    她点燃清香,朝着殿内拜了拜,而后教身后众人插香拜殿的动作,最终一同将香插入了大香炉内。

    “这就算拜完殿了!真君老爷知道你来了!”

    女导游一转身,笑道,

    “大家知不知道,殿内供奉的是谁?”

    “是初唐道士徐风雷,字听明。”一个戴黑框眼镜女生推了推镜框,应道。

    “没错。”

    女导游介绍道,

    “我们所拜的这位真君,全称大威护国靖宇贞阳显圣真君,其原型为初唐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徐风雷。”

    “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也很耳熟了,上过历史课的都知道。说到唐朝,就一定绕不开这个人物。”

    “在唐朝,他的封号就有一长串,你们都是大学生,应该都知道吧?”

    当导游的,跟游客互动很重要。

    不然就说成单口相声了,气氛搞不起来。

    而这种提问,正好也给人群中学识渊博的人,一次人前显圣的机会。

    “太师、太保、晋国公、工部尚书,食邑万户。太宗之挚友,高宗之师父;地位超然,被李唐皇族以及外唐三国皆尊称为老祖宗。”

    黑框眼镜女生应答如流,

    “他所掌握的产业,足以强行控制整个大唐。当然,他不需要强行,只要他开口,随意便可废立皇帝。”

    “诛杀王太后,便是证明。”

    众大学生纷纷看向女生,而女生只是淡然的推了推眼镜。

    “厉害厉害。”

    女导游竖起了大拇指,笑道,

    “不愧是高材生,那我再考考你,为什么这座大殿,叫做敕建护国真君殿?”

    众人抬眼仰望。

    果然,大殿上方的匾额中,有着鎏金的七个大字——

    敕建护国真君殿!

    “敕建的意思,便是尊奉皇帝圣旨建造的宫观庙宇,比一般庙观地位要超然的多。”

    黑框眼镜女生道,

    “这座真君殿,是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建造的。”

    “我说的,对吧?”

    女导游笑着点了点头。

    “一点都没错,那你知道,为什么身为明太祖的朱元璋,要特意下圣旨,加封这位唐朝传奇道士为真君,建造这一座真君殿吗?”

    她问道。

    黑框眼镜女生一怔。

    “这……我倒是不太清楚。”

    她老老实实的道。

    这会儿上到山上来的游客,已有上百人,他们皆是被这边的话语所吸引,纷纷看了过来。

    女导游嘴角微微上扬。

    “终于有你不会的了,你要是还会,那我今天都不用干了,哈哈哈……”

    她开玩笑道。

    在场众人皆笑,注意力越发集中。

    “徐风雷,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人物,这点毋庸置疑。但他的身上,却有着无数传说,唐朝四百年,他的传说故事甚至有几百上千个版本,也正是因为这些传说,他在民间逐渐的神化了,逐步有了香火,然后越来越鼎盛,在唐朝中后期,已然有了大规模的信众。”

    女导游道,

    “老百姓都是务实的,如果一个神明的香火越来越鼎盛,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很灵验。”

    “当然,抛开这些传说是否是真的不谈,徐风雷本人就有三大神迹。”

    她打开保温杯喝了一口水,继续道:

    “第一次,便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诛杀王太后一事。根据史料记载,唐高宗驾崩后,王太后升级为太后,把持朝政,连续废立了两次皇帝,于公元699年意欲代唐称帝,而就是这一年,于磨玉山清修数十年的徐风雷下山,一下山以迅雷之势集结军民,天下景从!轻松入长安、踏两仪,诛杀王太后。”

    “徐风雷只比太宗皇帝小两岁,所以那一年,他已然是99岁之高龄,然而根据史料记载,说徐公鹤发童颜,步履轻盈,望之如壮年。”

    “也就是说,一个已有百岁的老人,在当时的世人眼里,连60岁都看不到!集结军队、星夜兼程杀入长安诛杀王太后更是毫不费力,宛若喝水一般,轻松护国!”

    “若非真正长生有方的得道高人,哪里办得到?”

    “这,是其一。”

    众人听得专注,就连大殿内的道长也倚靠在门柱上,侧身倾听着。

    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几分淡淡的笑意。

    “第二件神迹,乃是公元818年,大唐建国整整两百年之时。”

    女导游又道,

    “那时的大唐,已享两百年国祚!历经王太后一乱后,众臣扶保贤君上位,有徐风雷坐镇,四海升平,贤君奋发,大唐国力再度上升!此后更是连出了四代明君!”

    “两百年间,大唐陆路上一路推进,灭亡当时的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之后更是节节胜利,一度占领整个欧亚大陆!”

    “海陆上,南亚、东南亚乃至于澳洲,都为唐人所登陆、征服。可以说,当时七大洲只有非洲和美洲还有南极洲不是唐人的领土,而即便是非洲和美洲,都有唐人航海家和大唐商队的活动,无数部落、小国称臣纳贡,南极洲都有唐人探险家前往探险!”

    “那时节,唐人的足迹,真是遍布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而大唐,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国!”

    一番话语,女导游说得情绪激动,在场的游客也是心潮澎湃!

    那,是华夏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想做到,而真正做到的,唯有建国两百年时的大唐!

    当然,盛极而衰,是必然规律。

    任何事物到达顶峰之时,必然是要走下坡路的。

    “公元818年,也就是大唐天佑年间,唐英宗穷奢极欲,痴迷后妃,宠信奸相,大唐内外尽皆不满,民怨沸腾,而最致命的一点是他将大将军之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