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思退

    第230章 思退 (第2/3页)

们全都走。”

    霎时间,值庐内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徐阶不敢置信的看向严嵩。

    这些人都是严嵩真正的门生故旧,就是靠着这些人,严嵩才坐稳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严党才得以权倾朝野。

    严嵩这么一走,可就等于是带着严党原地投降了。

    “阁老……诸公都是朝中栋梁,您带着他们这么一走,岂不是弃朝堂、君父、百姓于不顾?”

    “子升且听我说完,同样是走,但关键是,我们要怎么走。”

    徐阶愕然,而后低头道:“请阁老明示。”

    “让国子监、翰林院,联名参我们,伱能找多少人,便找多少人,你们为民请命,替百姓把这口气出了,不只是为了我们,也是为了将来的你们。”

    “千斤的担子,我挑不起来,子升你也挑不起来,这一千斤的担子足以压死你我这把老骨头,但国子监跟翰林院的两千四百七十八人一并使劲儿,每个人可就只担了不到七两重,你明白吗?”

    严嵩确实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但严嵩有办法将这个麻烦扔给别人。

    出了大乱子,严嵩的这颗头,平不了天下众怒。

    但如果将这份众怒分成两千四百七十八份,那就用不着杀头了。

    不仅如此。

    如果严党是以这种方式退场,那就等于是今日之清流,明日之徐党,就是国子监跟翰林院两千四百七十八人一起抬上去的。

    仍旧可以用这种方法脱身。

    徐阶闻言,身子不由得陡然一震。

    “严阁老!”

    徐阶喊了一声,而后便自顾自的站起身来,走到严嵩面前,一撩衣摆,径自跪倒在地下拜道:“阁老此举,不亚于昔日商文毅公,不,远甚于商文毅于社稷之功!”

    徐阶语气一顿,而后开口。

    “此真老成谋国之策,严公,当谥文正啊!”

    严嵩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抹笑意,朝着徐阶摆摆手道:“文正不敢当,朝事赖子升矣。”

    跟徐阶交代完了这些。

    严嵩心中的那块巨石这才稍稍放下了些许,安心的拖着被打的半死的严世蕃离开了值庐。

    ——

    次日承天门外。

    愤怒的百姓拿着手中的银两站在金水河外厉声怒斥严嵩欲敲登闻鼓请天子评理。

    “严老贼!你当真还有半点廉耻吗?百姓这么点积蓄……”

    不待那些请命的百姓走过金水河畔去敲登闻鼓。

    便见一个身穿官服模样的官吏已然站在宫门外高声对骂了起来。

    “今日你们就是将我杖死在这承天门下,我王世贞也要上这道疏!”

    “好!~”

    霎时间,宫外叫好声响成一片。

    城中唱报馆、科道言官也已然纷纷行动起来。

    不论是否是清流,不论是否是徐阶门生。

    所有人都敏锐的嗅到了一个信号。

    倒严,大势已成!

    这些年来,严嵩得罪了太多人,也用了太多人。

    “圣人有云,为政以德,天下为家,奸相严嵩,窃据权柄,致使怨声载道,我等读圣人书,食明君禄,焉能坐视不管?!”

    “还请诸位与我等联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