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兄长归

    第二十三章兄长归 (第2/3页)

。”

    父子三人就听见李氏嗤笑了一声后说道,“这几日读书就不必了,若是太子殿下当真因为替父御驾亲征一事而折在了里面,那范阳卢氏也算倒了一大半了。到时候,秉质、秉希也不用去书院读书了,能回老家范阳安安稳稳地当个田舍翁就算是烧高香了。”

    这个道理,卢蕲当然也是明白的,只是他总有些不忍心让儿女们过早地被牵扯进权利的倾轧里。卢秉质、卢秉希两人至今尚未入仕,不是因为两个人没有才华考不中科举,而是因为卢蕲眼睁睁看着陛下的疑心病一天比一天重,这才不让两个儿子在此时入朝为官。

    卢蕲与时下做父亲的人多有不同,时下男子多崇尚“抱孙不抱子”,鲜少有对膝下子女十分溺爱的,更不必说对秉质、秉希这个年纪的小郎君们多加呵护的了。卢蕲素来对膝下儿女皆如珠如宝,不单宠爱卢秉真一人,对两个儿子秉质和秉希也是一样的呵护。

    是以,秉质、秉希两个小郎君的心性到了这个年纪还有几分天真纯稚和书生热血。

    而李氏的想法与卢蕲略有不同。

    倘若家族昌盛平顺,那自然可以让儿女们在父母的羽翼下天真烂漫、不谙世事。但事到如今,在老族长卢峙的推波助澜之下,范阳卢氏早就已经和太子殿下绑在了一条船上。

    若是太子殿下在替父御驾亲征的路上不幸陨命,甚至连范阳卢氏全族都被此事拖下水,那无论是作为未来太子妃的卢秉真还是卢秉质、卢秉希两兄弟,都没有在天真烂漫不谙世事下去的资格。

    想到这里,李氏硬了心肠,冷声让他们父子三人进屋。

    在家中排行第七代七郎卢秉希,不解地开口问道,“母亲适才说什么?太子殿下将要替父御驾亲征吗?此事鲜少发生,母亲莫不是搞错了?”

    李氏声音冷硬道,“问你们父亲吧,他可比我知道的多多了。”卢蕲只能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如此这般地说与两个儿子听。

    秉质、秉希听完的第一反应却是四处张望,见卢秉真不在,这才忧虑地开口道,“也就是说,妹妹阿蕤也知道此事了,此事于妹妹而言当真是平地起惊雷。”

    玛瑙适时地上前禀告,“二位小郎君,九娘子今日一早便被皇后娘娘的懿旨召进宫里了。”

    一家四口人在正院里绸缪思索良久,最后卢蕲拍板做了决定。

    “安娘,你去探探博陵崔氏的口风,若是对方还没有反悔的意思,把秉质的婚事往前推推。秉质今年已有十八岁,成婚也是常有的,若是对方想要再留一留家中女儿,也可以先下小定。”

    说完,卢蕲转向儿子,“秉希明年你去应试科举,是时候了,范阳卢家需要入仕为官。至于你,秉希,你走荫官的路子去京外做个小官吧。”

    这便是要两个儿子,一个为家族舍身入仕为官,一个去远离权利的边远之地保全家族血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