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009

    9 009 (第2/3页)

,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除了走亲访友之外,还有来年的开店问题,反而对于这个儿子的到来没怎么在意。

    又过了两日,苏嘉将桃笙叫到跟前,给了她一项年前任务。

    “这几日我要去趟门,将备好的年礼给你舅父家中送过去,只是这样一来,要给红缨巷周夫人的节礼,怕是不得闲过去了,到时就请你帮我带给夫人吧。”

    苏嘉逢年过节都要去周夫人家送节礼的,桃笙在中秋和冬至之时跟着苏嘉去过周家两次,对于前往周家送礼一事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周先生跟季晏明的父亲生前有些交情,就他本人而言并不是道行多高的先生,科考之路也只止步于举人,但周先生本人在当初秋闱之时曾摘得魁首,所以他的科考经历对于如今准备秋闱的季晏明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周先生这段时间云游在外,并未归京,桃笙只需带了年礼送去周家,不谈拜师之事,只当作女眷之间寻常走动就好。

    十四岁的女孩子,在古代也就很当个人使了。尤其是这种人丁不旺的家里,过年过节忙碌的时候,总要帮着搭把手。

    桃笙爽快地应了下来:“没问题,您就放心到舅舅家去吧,周家的事交给我就好。”

    桃笙和苏嘉敲定礼单之后就离开了正院,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季晏明又走了进来。

    “今年周先生的年礼,母亲可还要我送到红缨巷去?”

    苏嘉笑道:“我都跟桃笙说好了,既然周先生不在,就让她给夫人送去便好。”

    季晏明道:“我听唐颂说起,周先生已经回来了,就在两天之前。”

    唐颂是季晏明的旧日同窗,也是周先生最亲近的学生之一,这个消息来源自然准确。

    “周先生回来了?”苏嘉想了想,道,“那你明日也别闷在屋里头念书了,跟桃笙一起过去看看。对了,你记得再跟桃笙说一声,明日你们一起去,她也好有个准备。”

    = =

    汤妈妈依着苏嘉吩咐给桃笙做了两件京中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