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嫁给煤老板 第16节

    九零之嫁给煤老板 第16节 (第2/3页)

主任抬手打断了她的话,道:“你还年轻,年轻人只要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机会就还很多,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这次虽然没让你上,但你认真负责上进的态度我是看在眼里的。学历差了点那就只能熬资历,等个三五年,还是有转岗机会的。”

    丛琦:“……”

    话已经说到这儿,丛琦便知道,恁她如何争取,厂里都不会考虑她。

    只能垂头丧气道:“……知道了主任。”

    黄主任淡淡“嗯”了声:“回去上班吧。”

    对领导层来说,能干活的员工很多,如果不是出挑到无可取代,那让谁干都差不多。画大饼也是他们的常规操作,饼碎了便碎了,工人难道还能跟领导较劲?

    是以,对于丛琦被换,黄主任没觉得不忍心,而是惯例安抚情绪,顺带再画一个新的大饼。

    唯有丛琦,是真的难受得觉得天空都昏暗,呼吸都困难。

    明明接待考察团的任务原本就不是她主动请缨,是黄主任推荐的,推荐前也没问她行不行,她已经很努力准备了,不是单纯为转岗,而是为了对得起黄主任的信任。

    结果临门一脚,却把她踹走,再告诉她已经有了更合适的。

    甚至不给她和对方面对面比一比,看看谁对厂子了解更深的机会。

    就因为学历!

    丛琦真的又气又无奈。

    是,她的确学历不够,可论如何更好地跟外人介绍厂子的优势,她自问不可能输给不懂药厂的门外汉。

    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学历真的是敲门砖,平时不显,可冷不丁就能给你一闷棍。

    在意识到这点的一瞬间,丛琦更丧,整个人都麻了。

    她无比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想要成功调出车间几乎不可能。

    因为自己想进的人事部或财务室因为工资高事少清闲而关系户云集,所有国营厂子尾大不掉人员冗杂的通病药厂也存在。

    哪怕榕药三厂员工并不多,堪堪不到八百人。

    但榕药三厂名气大,前身是1913年成立的济世大药房。

    曾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过医疗支援,建国后也曾为国家重大项目提供过技术服务,在榕城,榕药三厂绝对是最响亮的招牌之一。

    除开技术研发部宁缺毋滥,对学历和专业有硬性要求外,别的部门都存在大量顶岗的门外汉关系户。

    像丛琦这样正儿八经考试进去的,学历高能分到好部门,学历差全被分配到原材料车间和包装车间做最辛苦最底层的活。

    从前丛琦不觉得在包装车间干一辈子有什么。

    老一辈工人很多都这样。

    可当看到一丝丝希望,光亮却又被强行掐灭,这种苦闷简直排山倒海而来,委实难以排解。

    她只要一想到祭出“学历”+“资历”两杆枪,上升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