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大明(3)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二章:大明(3) (第1/3页)

    【土木之变】

    老朱好读书,特别是历史书,对于汉唐灭亡的原因深有感触,深知宦官之乱对于朝廷的影响。洪武十七年颁布了《皇明祖训》,严禁宦官干政。特意在宫内置高三尺的铁碑,上铸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并规定宦官不得任文武官,文武官员也不得与宦官有文件往来,宦官官位不能超过四品,并不准其读书识字。如果真能实行下去,大明会是另一番情景。

    而老朱家的遗传病却是不相信任何大臣,特别是朱老四,因为杀戮太多大臣而让皇帝自己吃不消朝政的复杂和艰辛,一方面建立了内阁,另一方面启用了一些宦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朱朱们认为宦官没儿没女,没有欲望,自然会听命于皇上,自然可以委以重任。传说五代十国有个南汉皇帝就是这样,但凡想在朝廷为官的,一定要阉割了自己。有时想想朝堂上一群没有胡子,说话声音怪怪的人们,商量着国家大事,也是很搞笑的。

    宣德皇帝留下了三杨开泰(杨士奇、杨荣、杨溥)的内阁,辅佐儿子英宗的同时,也开启了大明宦官参与朝政的开始。王振是个蹩脚的读书人,科举之路他是搞不定的,但他忽然有一天想进朝廷,就阉了自己,果然如愿进来宫。因为通晓文字,深得宣宗喜爱,让他伺候太子。

    王振知道太子意味着什么,曲意奉承,深得太子倚重。宣宗走得早,十年仁宣之治,留下一个富庶的大明,也留下了动荡的危机。太子即位,是为英宗,王振自然是最受宠的司礼监太监。因为三杨和太黄太后的存在,他不敢越大格,待太皇太后归西后,三杨病的病,退的退,英宗开始对他言听计从,尊称其为先生。他便悄悄地把太祖的铁牌子弄走,完全把握了朝政。对于朝臣的反抗,他最大办法就是肢解那些反对者,锦衣卫听命于王振,任意屠戮大臣。王振另一个本事就是喜欢挑起边境战事,幸运的是,他打赢了许多战争。

    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逐渐接受南北朝的现实,开始和大明来往,几经辗转,瓦剌出了一位太师也先,野心勃勃,一直期望能重新恢复元朝的丰功伟绩,所以,他总在寻找着机会。他每年都进贡马匹给大明,换取茶叶等。原本相安无事,但这一年,也先派出庞大的进贡队伍进京,期望换取更多的赏赐。王振似乎看出了端倪,压低了马价。瓦剌使者愤怒而去,秋七月,也先大举入侵,边关告急,而英宗却兴奋起来,因为,王振决定皇上亲征,郕王监国。廷臣纷纷谏阻,大明太平日久,现在的军队根本没有经过训练,皇上不听,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祖先的勇武,势必御驾亲征。强悍的旨意,不容置疑的出兵,大军很快到了宣府,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