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入门(4)

    第十七章:入门(4) (第3/3页)

的多了。弘治皇帝非常赞赏牟斌的所作所为,表扬了牟斌几句,赐给他国外来的手铳,就说李梦阳也休息够了,还是把他放出来吧!

    李梦阳从“诏狱“里出来以后,依然跟张氏家族顶着干。张松龄一看,这哥们儿不仅没有受一点儿伤害,而且进一趟“诏狱“似乎还发胖了,立刻去找张皇后,说这次咱们得来点儿狠的,把他置于死地、永不得翻身。张皇后又被家里人教唆一番,跑到弘治皇帝那里哭哭啼啼起来,这次弘治皇帝可不耐烦了,他生气地说:“你们这些人分明是想让我把李梦阳致死嘛!可是我怎么能够就为了你们几个人而把帮助我治理国家的人除掉呢?“这话说得再明确不过了,相比较我朱家的江山你们那点儿小利益根本不算回事。张皇后一听,皇上真生气了,毕竟国事大于家事,吓得赶紧退了出去,回去让娘家人都收敛点儿,别看咱们是皇上的亲戚,要是皇上发怒了咱们也免不了脑袋搬家。

    牟斌不畏惧张氏家族的权势,公正治狱,在狱中照顾如李梦阳这样的罪犯,得到了朝臣们的赞扬,也是我们锦衣卫的一段佳话,但也为后来的劫杀留下了隐患。锦衣卫在牟斌治狱期间,让朝臣和民众们印象深刻的,不再是“恐怖“和“血腥“,而是“公正“和“仁厚“。作为颇受争议的衙门,并不是大明的所有皇帝都对锦衣卫情有独钟,如建文皇帝、洪熙皇帝、宣德皇帝、弘治皇帝等主张在管理国家上施行“仁“政的君主,都试图打压甚至有过取缔锦衣卫的计划,但正是因为在锦衣卫的历史中出现了朱骥、袁彬、牟斌这样的锦衣卫管理者,使锦衣卫始终在大明的政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不管是昏庸的皇帝还是杰出的皇帝,都没有办法失去锦衣卫这个符合他们胃口的工具。但作为郁郁不得志的东厂的同党机构,锦衣卫在弘治朝确实没有太多的发展!因为,锦衣卫无论如何作为或者不作为,它始终是外臣!而东厂恰恰相反,它是皇帝的奴才,尽管除了几个管事太监外,东厂大部分人,都是从锦衣卫调过去,但东厂总归是设在皇宫里的衙门,一道红墙,意味着,家里和外面终归是两个地方!

    如今的东厂,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总督,锦衣卫牟斌派了一些锦衣卫的人在里面轮流协办。两人关系融洽,厂卫和谐,倒也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