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三人行(3)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百一十八章:三人行(3) (第1/3页)

    在朝廷的鼓励下,大明的酒楼酒肆日益繁荣起来。大酒楼成为达官显贵宴请宾客友朋的首选。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扬威海外,各国使臣商贾云集南京,这些酒楼更是高朋满座,盛况空前。这些国字号酒楼屹立在大明版图之上,为帝国的兴旺和奢靡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影子。这些大酒楼富丽堂皇。门外挂有名人题字的匾额,多以朱红书写。听说刚刚继位的天子正德,就亲自开了一家皇家酒馆。店门左右设匾,有皇帝手书“天下第一酒馆”,“四时应饥食店”;门口酒旗高悬,亦是皇帝亲笔“本店出卖四时荷花高酒”。虽是皇帝一时玩性,却也全是模仿京城酒楼而来。这些酒楼的门口一定设有漂亮的店小二迎送,他们头戴方头巾,身穿紫色衫,脚下丝鞋净袜,两手恭敬交叉,看客人经过便道:“请坐!”

    楼内必有美酒佳肴,这里有各地民间所酿如京师黄米酒,沧州之沧酒,济南之秋白露酒,绍兴之荳酒,高邮之五加皮酒、扬州之雪酒,成都之郫筒酒等;如果客人是风雅之人,也可能会喝到南京附近士大夫的自酿之酒,它们酿造工艺更精细,口感也更清淡,如著名文人王世贞的凤州酒,南京士大夫王虚窗之真一酒,徐启东的凤泉酒,齐伯修的芙蓉露酒等等。而达官显贵则可能一尝所谓的“大内酒”,即宫廷所用之酒,如满殿香,金茎露,太禧白、荷花蕊,芙蓉液,金盘露,君子汤等。大内酒毕竟是撞日而有,不可能时刻准备,所以如果客人没有这等口福,也可以一尝“大官内法酒”,即光禄寺按照宫廷大内之方酿造的酒,作为替代。

    来酒楼消费的多属文人墨客,就算是官场要人或市井小民也常有饮酒题诗的雅兴,酒楼于是还特别准备了诗牌供客人书写抒怀。如果你的诗兴太大,或者自信书法、文才都算了得,也可于白色墙壁上挥斥方遒。写得好,名垂千古;写不好,再涂一层白垩即可。

    酒楼也往往提供歌妓服务,有时候,酒楼甚至就是青楼。大明建国之初仿唐宋制度“以官妓侑酒”,严禁官员到风月场所蓄妓,但可以在酒楼招来妓女陪喝陪唱。但禁令到后来就形同虚设了,因为总有官员经不住风月场的诱惑,并将其作为交友应酬、纠结势力的据点。秦淮一带,夹岸楼阁,能留得住各式文人商贾,只能是由美酒美人共铸的温柔乡。

    宏大是美,精致也是美。大明中小酒肆自然不以豪华气派见长,所备酒食也不求新异精贵。民间酒肆店面不大,不过应付得来十几个人的生意。所谓酒菜也无非乡间小酒和鸡、豚、牛、羊肉,酒不过六七坛,肉不过六七十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