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性格:天下事不是急出来的凡做事贵在有恒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一)控制性格:天下事不是急出来的凡做事贵在有恒 (第1/3页)

    很多人总想一步登天、一下到位,这种过急的性格,被皮鲁克斯称之为“求快性格”。按照皮鲁克斯的说法,具有求快性格的人,最大的弱点是不知道细化目标。

    没有目标的人注定不能成功,但如果目标过大,你应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否则,很长一段时期你仍达不到目标,就会让你觉得非常疲惫,继而容易产生懈怠心理,甚至你可能会认为没有成功的希望而放弃你的追求。如果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分阶段地逐一实现,你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不是说“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人”吗?经常让自己笑一笑,分阶段的成功加起来就是最后的成功。

    有人说,我将来长大要做一个伟人,这个目标太不具体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题目是将来长大做什么?有的同学就说:“我长大了要做总统。”这个目标就有点太不具体了,太笼统了。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订一目标,每天一定要背10个单词、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内能看懂英文书报,由于你定的目标很具体,并能按部就班去做,目标就容易达到。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参加试验的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大概个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6尺,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对一组说:“你们能跳过6尺5寸。”而对另一组说:“你们能跳得更高。”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结果第一组由于有6尺5寸这样的一个具体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跳得很高,而第二组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他们只跳过5尺多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跳过了6尺5寸。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第一组有一个具体目标。

    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成功关键在于把目标细化、具体化。否则,按照求快的性格,十之八九你都会跌倒在人生之路上。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主要在于“恒久”两字做到了几分。曾国藩说“天道忌巧”,也就是要下“笨”功夫,持久努力,无间进取。他常引用理学大师倭仁的话说:“没有间歇是最难做到的了,就是圣人那么伟大纯正也不停止进取。颜回三个月没违师命,这一点很不容易学。像日月那么至高至洁,也并非所有圣贤都能企及的。”曾国藩的“恒”字诀,是他致胜的法宝。

    抓住一个“恒”字,苦下功夫,不放松机会,逐步推进,这就是获取成功性格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曾国藩多次告诫别人:在“恒”字上下功夫,才能不放弃目标,才能一步步走出逆境,逐步从低谷登上高峰。

    曾国藩认为凡做事贵在有恒:

    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做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闻殊多,三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此三耻。推步算学,纵难通晓,恒星五纬,观认尚易。家中言天文之书,有《十七史》中各天文志,及《五礼通教》中所辑《观象授时》一种。每在认明恒星二三座,不过数月,可毕识矣。凡做一事,无论大小难易,皆宜有始有终。作字时,先求圆匀,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书一万,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则手腕毫不费力。将来以之为学,则手钞群书;以之从政,书案无留牍。无穷受用,皆自写字之匀且极生出,三者皆能弥吾之缺憾矣。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矢靡他,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种人生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老,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自胜之力,就是人的忍耐力,是人能够克服困难、承受打击的基本素质。曾国藩通过阅读古代典籍,认为能够承受压力、承受打击,即自胜之力甚强,是成大事者必备要义之一。一般而言,人都有承受压力和困难的潜力,但能否承受大的压力和困难,就是识别一个人能否胜任做大事的标准之一。曾国藩晚年回忆说:“平生受尽屈辱和谩骂,但矢志不移。”后人评价曾国藩“坚忍成功”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曾国藩做事总是有始有终,他还把是否有恒心作为成败的关键来看待。做事如此,立志、做学问都是如此。他写给弟弟的信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钞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廿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廿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精进,况六弟、七弟上等之资乎……诸弟试将《朱子纲目》经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每经亦不过数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即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书;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幸甚幸甚。在这里曾国藩不但把有恒的效用说得很详尽,并且做出有恒的榜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