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踏实性格:一步一个脚印胜过跑不稳

    (二)踏实性格:一步一个脚印胜过跑不稳 (第3/3页)

遵守诺言。

    总而言之,若不是葛莫先生事前先坐下来仔细分析状况,他们很难做出适当的决定,并且付诸实行。事实证明,他们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我们之间有许多人常常没有像葛莫先生这么做——先坐下来仔细研究困扰我们的问题,相反的,我们常常为问题而辗转不能入眠,却又一再拖延作决定的时间;或是,我们没有经过仔细分析研究,便在短时间内做出仓促决定,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恶化。为使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面对事实,并收集更多有关问题的资料,然后,可能的话,更进一步去研析资料,以了解自己所处的状况。

    戴尔·卡耐基先生曾访问过哥伦比亚大学的已故院长赫伯·郝克先生。在访问过程中,卡耐基特别提到郝克院长的书桌是多么整洁——因为像他这么一个大忙人,桌上通常会堆满许多资料或文件。

    “要处理这么多学生的问题,你一定要随时作许多决定。”卡耐基先生说道,“但是,你看起来十分冷静、从容,一点都不显出焦虑的样子。请问,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郝克院长回答道:“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假如我必须在某一天作某一项决定,通常我都事先收集好各种相关资料,并认定自己是‘发掘事实的人’。我并不浪费时间去设想该如何作决定,只是尽可能去研究与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等我研究完毕,决定便自然产生了,因为这都是根据事实而来的。听起来十分简单,是吗?”

    不错,方法是十分简单,却常常被我们忽视了。我们的行动通常比较受情绪、成见、急躁或其他非分析性做法的影响,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就好像小孩子喜欢凡事“马上去做”,或过马路的时候没有注意两旁的来车,或在大太阳下跑到海边游玩,结果却中了暑等等,都是没有考虑到客观情况,只凭冲动便糊涂行事的幼稚行为。

    有名妇女向专家诉说她的丈夫似乎有不忠的行为。她不知自己该对丈夫采取攻击的行动,还是应该携儿女回娘家去。

    “是什么让你怀疑到他有不忠的行为?”专家问道。

    “是他的行为方式。”她回答道,“他一向是个很好相处的人,现在却变得脾气暴躁,凡事挑剔。他时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并表示由于太累,不能陪我到任何地方去。这些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但多了也会让人受不了。他甚至忘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完全不像他以前的样子了!”

    听起来的确是有问题。但专家仍然要她在采取任何激烈的行动之前,再多找些事实来印证。

    专家建议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她丈夫的医师谈谈,并要丈夫好好检查一下身体。此外,也要看看他的工作是否有什么问题。

    结果是第一个建议有了效果。医师发现她丈夫急需动一项手术。动了手术之后,她丈夫便恢复正常,而这位太太也完全去除了自己的疑心。

    像这种濒临破裂的婚姻,其导因通常只是某一方面的疑心。假如这名妇女不顾一切地采取草率的行动,则后果便完全不一样了。

    行动能力的确是成熟心灵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必须有知识和理解做基础,才能避免毫无价值的草率性格和行为。

    的确,要办事,绝不能不分清红皂白地一阵乱来,而是要有进有退,有急有缓,一切皆为了稳中求胜。

    △曾氏求稳性格之解密(二)

    分清轻重缓急曾国藩特别主张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不可贪图一举成名。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渴望做成自己心中大事的人来说,更不容忽视。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在处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分不清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这正如法国哲学家布莱斯·巴斯卡所说:“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是人们最难懂得的。”对许多人来说,这句话不幸被言中,他们完全不知道怎样把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按其重要性排列。他们以为工作本身就是成绩,但这其实是大谬不然。

    不妨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最缺的是什么?可能有许多人都有同感,我们最缺的就是钱。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认为,对于我们的一生而言,学习对我们是重要的,但却不是最紧急的,而钱对我们是紧急的(我们会举出许多理由,如我们已经长大了,不想要父母的钱等等),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十字路口,我们选择什么?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早早就选择弃学从商,有的依然选择在校学习,而更可悲的人还有,无论他是弃学经商还是在校学习,他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这个例子看来真是再明显不过了,许多人在处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的确分不清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这些人以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忙忙碌碌地打发掉,他们就从心眼儿里高兴。他们只愿意去做能使他们高兴的事情,而不管这个事情重要不重要或紧急不紧急。

    实际上,懂得推销自己的人都是明白轻重缓急的道理的,他们在处理一年或一个月、一天的事情之前,总是按分清主次的办法来安排自己的时间。

    (1)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

    商业及电脑巨子罗斯·佩罗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罗斯认识到,人们确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后,不等于事情会自动办得好。你或许要花大力气才能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而始终要把它们摆在第一位,你肯定要费很大的劲儿。下面是有助于你做到这一点的三步计划:

    ①估价

    首先,你要用上面所提到的目标、需要、回报和满足感四原则对将要做的事情作一个估价。

    ②删除

    第二步是删除你不必要做的事,把要做但不一定要你做的事委托别人去做。

    ③估计

    记下你为达到目标必须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谁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等资料。

    (2)精心确定主次

    在确定每一年或每一天该做什么之前,你必须对自己应该如何利用时间有更全面的看法。要做到这一点,你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①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肩负着一个沉重的责任,可能再过20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领导、大企业家、大科学家。所以,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持之以恒地朝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把一切和自己无关的事情统统抛弃。

    ②我需要做什么?要分清缓急,还应弄清自己需要做什么。总会有些任务是你非做不可的。重要的是你必须分清某个任务是否一定要做,或是否一定要由你去做。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你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监督其完成。

    ③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人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即我会比别人干得出色的事情上。在这方面,让我们用巴莱托(80/20)定律来引导自己:人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这样使用时间是最具有战略眼光的。

    ④什么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有些人认为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就一定能给自己最大的满足感。但并非任何一种情况都是这样。无论你地位如何,你总需要把部分时间用于做能带给你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上。这样你会始终保持生活热情,因为你的生活是有趣的。

    (3)根据轻重缓急开始行动

    在确定了应该做哪几件事之后,你必须按它们的轻重缓急开始行动。大部分人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优先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些人的做法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懂得生活的人不能这样,而是按优先程度开展工作。以下是两个建议:

    ①每天开始都有一张优先表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时,艾维·利说自己的公司能帮助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舒瓦普承认他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不尽如人意。可是他说自己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知识,而是更多的行动。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范围之内价钱由你定。”

    艾维·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使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过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这花了大约5分钟。艾维·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作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又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后来有人说,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而其中,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这个方法还为查理斯·舒瓦普赚得1亿美元。

    ②把事情按先后顺序写下来,定个进度表。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好,这对于成大事者是很关键的。这样成大事者可以每时每刻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但把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时间安排好,也是同样重要的。这样做给你一个整体方向,使你看到自己的宏图,从而有助于你达到推销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