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防守性格:千万不可越过墙

    (二)防守性格:千万不可越过墙 (第3/3页)

10种心理现象是人们着重创意的范围:

    1.我有无一个始终快乐的心情?

    2.我的心情在什么时候最容易被打击?

    3.我能否控制自己的心情?

    4.别人是怎样破坏我的心情的?

    5.别人给我的心情带来了什么美好的感觉?

    6.我的心情受环境的影响大吗?

    7.我的心情为什么难以述说?

    8.我惯用的调剂心情的方法是什么?

    9.媒体能影响我的心情变化吗?

    10.我控制心情的策略是什么?

    心态的好与坏给每个创意者带来不同的动力。有人说:“心情在每个人的脸上闪现。”这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问题是:每个创意者如何消除郁积在心中的消极心态,以便给创意人生制造一种美好的感觉。

    假若我们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对付消极心态,它们就会变成一种挑战,自动引起我们内心自发的力量和能力。困难、压力、挫折等,使我们内心产生了更多的力量,假使我们以积极而非消极的态度去应付,对我们的工作只有益处而无害处。

    每个人几乎都会认识一些因别人说他“办不到”而受打击并且遭到失败的人;同样,也有人在听到同一句话后,反而奋起应战,坚决地非办到不可。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有消极暗示或建议时,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应付,这样做不但可能,而且也很实际。

    我们的心态是不能用意志来控制的,它也不可能随我们的意思像水龙头一样,开闭自如。若不能以命令控制它时,我们可以用计谋来支配它;若不能用直接动作控制它时,可以间接的加以控制。

    “坏”心态不能用有意的行为或意志力驱走,但是却可以用另一种心情来替代。用正面攻击无法将消极的心情赶走时,可以用积极心情取而代之,以达到驱逐它的目的。记住,心情是随着想像而变的,它与我们神经系统接受的所谓“真实”或“环境的真相”是互相吻合的,而且相等。当我们发现自己心态不好时,就不该再集中精神去想它,而应该竭力去驱走它;相反的,我们应该集中精神去构想一个积极的想象——使我们脑海中充满积极进取的想象及记忆。

    一旦我们这样做时,消极的心情就会自讨没趣而烟消云散。我们就会生出与新想象的事物相称的心情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心情舒适,可是在“心灵鸡汤”中,这种美好的想法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心情都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事情的冲击,或好或坏,或喜或悲,这是一场心态考试。鲍特·亚当斯认为人生就是“心态的游戏”,难道不是这样吗?

    善于调味心灵鸡汤,能赢得友谊与合作。本杰明·富兰克林就运用这项原则,把一个刻薄的敌人变成了他一辈子的朋友。在那个时候,富兰克林还是一个年轻人,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一家小印刷厂里。他又想办法使自己获选为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获得为议会印文件的工作,那样可以获利很多,因此他当然不愿意失去文书办事员的职务。可是出现了一项不利的情形。议会中最有钱又最能干的议员之一,却非常不喜欢富兰克林。他不但不喜欢富兰克林,还公开斥骂他。

    这种情形非常的危险,因此,富兰克林决心使对方喜欢他。

    但是,怎样做呢?这是一个难题。给他的敌人一点点小恩惠?不可以,那样会引起他的疑心,甚至轻视。

    富兰克林太聪明了,不会弄出那样的窘境。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相反的办法,他去请求敌人来帮他一个小忙。

    富兰克林向他的敌人借10块钱?不是!他所请求的,令对方觉得非常的高兴——这个请求触动了他的虚荣心,使他觉得获得了尊重。这项请求,很巧妙地表示出富兰克林对对方的知识和成就的仰慕。

    下面就是富兰克林自己叙述的经过:

    “听说他的图书室里藏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我就给他写一封便笺,表示我极欲一睹为快,请求他把那本书借给我几天,好让我仔细地阅读一遍。

    “他马上叫人把那本书送来了。过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把那本书还给他,还附上一封信,真诚地表示我的谢意。

    “于是,下次当我们在议会里相遇的时候,他居然跟我打招呼(他以前从来就没有那样做过),并且极为有礼。自那以后,他随时乐意帮忙,于是我们变成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富兰克林去世已经150多年,而他所运用的心理办法,也就是请求别人帮你忙的心理办法,可以说对我们今生今世都有效。

    记住,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看重,都愿意尽一切的努力去得到,因此,你必须学会调味心灵鸡汤。

    △曾氏圆通性格之解密(二)

    必须学会自我控制曾国藩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圆通的性格,往往与其情绪相当。不善于自控的人,容易爆发自己的不良情绪。其实,人生中没有那么多不满和矛盾,关键要看对待人和事的态度和心态,所以曾国藩一生圆通、心气平和。这是曾国藩给我们的启示。

    自我控制是一种最难得的美德。拿破仑·希力对美国各监狱的16万名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自制,即未能把他们的精力用在积极有益的方面。

    要想做个极为“圆通”的人,你身上的热忱和自制必须相等而平衡。

    在芝加哥一家大百货公司里,拿破仑·希尔亲眼看到了一件事,说明了自制的重要性。在这家百货公司受理顾客提出抱怨的柜台前,许多女士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着向柜台后的那位年轻女郎诉说他们所遭遇的困难,以及这家公司不对的地方。在这些投诉的妇女中,有的十分愤怒且蛮不讲理,有的甚至讲出很难听的话。柜台后的这位年轻小姐一一接待了这些愤怒而不满的妇女,丝毫未表现出任何憎恶。她脸上带着微笑,指导这些妇女们前往合适的部门,她的态度优雅而镇静,拿破仑·希尔对她的自制修养大感惊讶。

    站在她背后的是另一个年轻女郎,她在一些纸条上写下一些字,然后把纸条交给站在前面的那位女郎。这些纸条很简要地记下妇女们抱怨的内容,但省略了这些妇女原有的尖酸而愤怒的话语。

    原来,站在柜台后面,面带微笑聆听顾客抱怨的这位年轻女郎是位聋子,她的助手通过纸条把所有必要的事实告诉她。

    拿破仑·希尔对这种安排十分感兴趣,于是便去访问这家百货公司的经理。他告诉拿破仑·希尔,他之所以挑选一名耳聋的女郎担任公司中最艰难而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因为他一直找不到其他具有足够自制力的人来担任这项工作。

    拿破仑·希尔站在那儿观看那群排成长队的妇女,并且发现,柜台后面那位年轻女郎脸上亲切的微笑,对这些愤怒的妇女们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她们来到她面前时,个个像是咆哮怒吼的野狼,但当她们离开时,个个像是温顺柔和的绵羊。事实上,她们之中的某些人离开时,脸上甚至露出羞怯的神情,因为这位年轻女郎的“自制”已使她们对自己的作为感到惭愧。

    自从拿破仑·希尔亲眼看到那一幕之后,每当对自己所不喜欢听到的评论感到不耐烦时,就立刻想起了柜台后面那名女郎的自制而镇静的神态,而且他经常这么想:每个人应该有一副“心理耳罩”,有时候可以用来遮住自己的双耳。拿破仑·希尔个人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对于所不愿听到的那些无聊谈话,可以把两个耳朵“闭上”,以免在听到之后徒增厌恶与愤怒。生命十分短暂,有很多建设性的工作等待我们去进行,因此,我们不必对说出我们不喜欢听到的话语的每个人去进行“反击”。

    在拿破仑·希尔事业生涯的初期,他发现,由于缺乏自制,对生活造成了极为可怕的破坏。这是他从一个十分普通的事件中发现的。这项发现使拿破仑·希尔获得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训。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和办公室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这场误会导致了他们两人之间彼此憎恨,甚至演变成激烈的敌对状态。这位管理员为了显示他对拿破仑·希尔的不悦,当他知道整栋大楼里只有拿破仑·希尔一个人在办公室中工作时,他立刻把大楼的电灯全部关掉。这种情形一连发生了几次,最后,拿破仑·希尔决定进行“反击”。某个星期天,机会来了,拿破仑·希尔到书房里准备一篇预备在第二天晚上发表的演讲稿,当他刚刚在书桌前坐好时,电灯熄灭了。

    拿破仑·希尔立刻跳起来,奔向大楼地下室,他知道可以在那儿找到这位管理员。当拿破仑·希尔到那儿时,发现管理员正在忙着把煤炭一铲一铲地送进锅炉内,同时一面吹着口哨。仿佛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

    拿破仑·希尔立刻破口大骂,一连5分钟之久,他都以比那个锅炉内的火更热辣辣的词句对管理员痛骂。

    最后,拿破仑·希尔实在想不出什么骂人的词句,只好放慢了速度。这时候,管理员站直身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开朗的微笑,并以一种充满镇静与自制的柔和声调说道:

    “呀,你今天早上有点儿激动吧,不是吗?”

    他的这段话就像一把锐利的短剑,一下子刺进拿破仑·希尔的身体。

    想想看,拿破仑·希尔那时候会是什么感觉。站在拿破仑·希尔面前的是一位文盲,他既不会写也不会读,但虽然有这些缺点,他却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自己,更何况这场战斗的场合,以及武器,都是自己所挑选的。

    拿破仑·希尔知道,他不仅被打败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是主动的,而且是错误的一方,这一切只会更增加他的羞辱。

    拿破仑·希尔转过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办公室,他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当拿破仑·希尔把这件事反省了一遍之后,他立即看出了自己错误。但是,坦率说来,他很不愿意采取行动来化解自己的错误。

    拿破仑·希尔知道,必须向那个人道歉,内心才能平静。最后,他费了很久的时间才下定决心,决定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须忍受的这个羞辱。

    拿破仑·希尔来到地下室后,把那位管理员叫到门边,管理员以平静、温和的声调问道:

    “你这一次想要干什么?”

    拿破仑·希尔告诉他:“我是回来为我的行为道歉的——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管理员脸上又露出那种微笑,他说:

    “凭着上帝的爱心,你用不着向我道歉。除了这四堵墙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并没有人听见你刚才所说的话。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会说出去的,因此,我们不如就把此事忘了吧。”

    这段话对拿破仑·希尔所造成的伤害更甚于他第一次所说的话,因为他不仅表示愿意原谅拿破仑·希尔,实际上更表示愿意协助拿破仑·希尔隐瞒此事,不使它宣扬出去,以至对拿破仑·希尔造成伤害。

    拿破仑·希尔向他走过去,抓住他的手,使劲握了握。拿破仑·希尔不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在走回办公室的途中,拿破仑·希尔感到心情十分愉快,因为他终于鼓起勇气,化解了自己做错的事。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拿破仑·希尔下定了决心,以后绝不再失去自制。因为一旦失去自制之后,另一个人——不管是一名目不识丁的管理员,还是有教养的绅士——都能轻易地将他打败。

    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后,希尔身上逐渐产生了圆通的性格,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艺术把握得更为透彻。他的笔开始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他所说的话更具分量。在希尔开始所认识的人当中,他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敌人也相对减少了很多。这个事件成为拿破仑·希尔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拿破仑·希尔说:“这件事教导我,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控制别人。它也使我明白了这两句话的真正意义,‘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

    可见,学会控制自己是形成圆通性格一种很好的方式,有利于做成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