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魂魄失踪5:冥孤计划

    第十四章 魂魄失踪5:冥孤计划 (第2/3页)

    黄四的身形刹那间庞大了不少,定睛细看,黄四如盛绽的孔雀般拉开了自己的黑袍,无数的亮点在长袍下熠熠夺目。

    每一个亮点都是一柄飞刀,在阳间阳光的照耀下,如同炽热的孔雀羽般熠熠生辉。

    终于有人认出了黄四的身份。

    “这是冥孤!冥孤!”

    前排的人终于有幸能近距离一览传说中冥孤的样貌,还有他们的战斗姿态。

    也就只能一览了,二览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并不是每一个抵达冥府的人,都能享受阳间的祭拜。

    有些人由于无亲无故,或身份特殊,获得的祭祀并不充足。

    如果连一碗孟婆汤都买不起的话,那么这些鬼魂如何离开冥府进入轮回就是一个问题了。

    好在每个家族都有储备金库,以备不时之需。

    但总有的家族挥霍无度。

    好在冥府也提供了大量岗位,可以勤劳致富。

    但总有的来客不愿支付。

    好在冥府旁边就是十八地狱,提供皮肉之苦。

    但总有的魂魄过于无辜。

    好在……好在冥府还有一个托底方案,世人称为“冥孤”。

    “冥孤计划”面向的是一群于阳间夭折的孤儿,他们来到冥府,懵懂无知,无依无靠。即便阳间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祭祀,牙牙学语的他们也根本不具备走完轮回所有流程的能力。

    很久以前,这群孤儿几乎都是孤魂野鬼,无人在意,往往在冥府流浪数百年,仍无法再入轮回。甚至有一些孤儿流落阳间,被炼成了一些方士邪术的组成部分。

    贞观之后,房玄龄在地府游历期间,看到这些孤儿的窘迫,于心不忍,于是说服冥府成立了“冥孤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由冥府出资收养这些孤儿,并将孤儿们抚育成人。

    相应地,孤儿们在被收养过程中需要接受冥府的地狱训练,日后也需要为冥府效力。他们的训练场所并不在丰都之内,而是在九幽之畔的冥渊学殿。

    冥渊学殿一年收纳的孤儿接近六七百人,但是每年走出冥渊的毕业者,不出十个。

    这些成功走出冥渊的佼佼者,就是冥孤。

    尽管少有人认识冥孤,但是冥界大部分住民都知道冥孤们的传说与故事,在之前两次的冥妖之战中,冥孤们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力量,是妖界最为忌惮的部队之一。

    当然,更广为人知的还有冥孤的徽记:一柄插在倒三角上的匕首。

    但不知为何,几十年前,冥渊学殿被彻底关闭,那些赫赫有名的冥孤们,也从冥府完全失去了音讯。

    有人猜测或许是胜利之后的鸟尽弓藏,也许冥孤被冥府全部清算了;也有人猜测冥孤也许是功成名就,携带充足的战功转世投胎去了。

    但大家都忽视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有没有可能,是知道冥孤身份的人,全部被清算掉了呢?

    的确有这种可能。

    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

    对有些人来说,这种可能性已经算是板上钉钉了。

    这些人脑袋上无一例外都长出了一柄锃亮锃亮的刀子。

    飞刀如同暴雨般从黄四身上倾斜而出,如同巨浪般吞噬包围圈中的每一个人。

    就像一颗滚石砸入了平静的湖面,由飞刀铸就的波纹快速散开,波及之处,非死即伤。

    最内侧包围圈中的二三十个恶鬼无论之前有什么响当当的名号,现在可以被统一命名为倒霉鬼。而且他们魂飞魄散前的呐喊嚎啕,确实比他们在地府的名号要响的太多。

    其他稍微幸运些的恶鬼们,要么找到了合适的掩体,要么找到了合适的肉体,用他们来抵挡飞刀的攻击。

    但那些找到合适肉体的恶鬼们又不是那么幸运,因为他们忘记了,他们已经是鬼魂了,鬼魂死亡以后的“肉体”其实应该叫做灵体,是会化成三魂七魄,分崩离析的。

    所以他们无一例外也变成了刺猬。

    直到最后一柄飞刀射出,黄四屹立原地,举目四望,众多倒霉鬼们的灵体化为漆黑的鬼气四溢消散,而在他们之外,有三四十人从掩体背后悄悄探出了头。

    黄四把左手的刀扔给了自己身下的李建国,叹了口气:“大人,不得不说,三十两赏金还是太少了……您现在不能动用武力的话,差不多就是个累赘,我现在不能离开您半步,这样我们迟早会被耗死在这里的。万一我有不测,这把刀您自己防身,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建国蹲在地上,双手握住刀柄,用吃奶的力气艰难的尝试着捡起黄四的刀,紧咬牙关,青筋暴起,终于把刀柄抬到了半个脚趾的高度。

    哇……这么重吗?

    别说防身了,能举起来不削掉自己半个脚都谢天谢地了。

    眼瞅着又有几名小妖尝试拈弓搭箭,李建国赶忙关切地说道:“搏一搏吧,黄四!别管我,要不……”

    “好嘞!”

    有理由怀疑黄四就是在等这句话。因为黄四眨眼间已如流星般直射而出,足下踏起的爆风瞬间腾起滚滚烟尘,右手短剑直直刺入几米外一名恶鬼的咽喉,恶鬼顷刻毙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