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古镇夜色美如画 运河红船听南音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5章 古镇夜色美如画 运河红船听南音 (第1/3页)

    却说这天打铜巷吴府张灯结彩,夫人精心呵护承恩。吴老爷吩咐下人照顾好夫人月子。

    “老爷你就放一百个心,我这就叮嘱厨房调整莱谱,同心协力服侍好夫人月子,保证把小少爷养得白白胖胖的。”李管家唯唯诺诺地说道。

    “伺候好了,有赏。”吴老爷特地又赘了一句。

    “老爷你瞧好吧。”

    吴老爷布置好了一切,他又向店里走去。河下大街水巷里的居民,大多经营着巷名中所列的行当,如销售铜器、铁件,石灰、衣物等日用商品。

    吴家处在这环境之中,也跟着经营着一些小商品。当经商有了余利,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吴家便开始重视教育,希望子孙能够进入仕途,光宗耀祖。

    吴承恩的曾祖吴铭曾做过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的县学训导,而他的祖父吴贞则做过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今杭州市)的县学教谕。教谕实际上就是县学的校长,训导则低一级。

    训导和教谕的收入很低,且远离家乡,颠沛流离。在吴承恩父亲吴锐四岁之时,其母梁氏就曾带着他一起去仁和县,而未过数月,吴承恩的祖父吴贞竟病死在仁和县任上。

    梁氏无奈,只得带着四岁的孤儿吴锐回到淮安。此后,吴家家境越来越穷,以至于吴锐到了上学的年龄也不能上学,只能进入教育条件较差的社学读书。他母亲怎么也没想到,吴家两代人读书为官,到了第三代竟然沦落到如此境地。

    但是吴锐聪明懂事,不但课上能专心听课,而且读书也很刻苦。吴锐在社学结束学习之后,家庭经济条件窘迫的他便没有再继续读书,直到二十岁之时,便和小商人徐家的女儿成了亲。

    徐家世代以卖花边花线一类小商品为生,婚后吴锐承袭了徐家的产业,也成了小商人维持生计。

    今日承恩出世吴老爷自然笑得合不拢嘴,回想着刚才县令说什么文曲星,实在太可笑了,他不由摇摇头叹息道:“大人啊大人,我吴家哪有那个运气啊?”

    可他内心深处当然不甘,吴家到了他这一代时家道中落,与官家无缘了。这也是他给儿子取名承恩的良苦用心,渴望皇恩浩荡眷顾吴家。可他更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