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澳洲?炎洲!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369章 澳洲?炎洲! (第1/3页)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铜字模终于打造好,覆盖主要城市的运输线路也初步铺设完成。

    大明第一份报纸在千呼万唤中走下了印刷台。

    朱雄英和陈景恪两人,一起出席了这重要的时刻。

    拿起一份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陈景恪心中感慨万千。

    又一样前世常见的东西,被弄出来了。

    朱雄英就没有那么多悲春伤秋了,他也拿起一份翻看起来。

    因为是周报,所以量是非常足的,共计有十大张纸的内容。

    第一篇文章是介绍周报的性质的,末尾是一份征稿通知。

    所有人都可以给周报投稿,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审稿,被选中就可以免费在报纸上刊登。

    还特意强调,是免费刊登,不要投稿人一文钱。

    投稿人只需要自付邮费,把文章寄过来就可以了。

    这要是放在前世,绝对会被唾沫喷死。

    咋,刊登我们的文章,不给我们稿费,还想让我们出钱?

    然而,在这个时代,这就是妥妥的良心。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出书,基本都是自费。

    赚不赚钱反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发表,能被更多人看到,能扬名天下。

    当然,也有人为了赚钱写书,为数还不少。

    只是这种人要么是名士大儒,写出来的文章水平很高,大家争相传阅。

    要么就是一些文人,匿名写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玩意。

    比如某瓶梅。

    不论多少人吹捧这本书,都无法掩盖一个现实,它的作者不敢署真正的名字。

    现在有一個面向全国的平台,愿意刊载你的文章,不收你的钱就已经是大善人了,你还好意思要润笔费?

    陈景恪自然知道前世的规矩,可前世是前世,现在是现在。

    他并没有生搬硬套前世的规矩。

    不收投稿人的钱,已经是他有良心了。

    话说回来,如果真发稿费,反而不方便投稿。

    在没有银行转账的年代,如何给外地投稿人付款就成了问题。

    通过信封邮寄?

    别闹了,那是嫌信丢的不够多。

    所以,不收费方便你我他。

    第二篇文章是摘录老朱对吏治的看法,突出一个杀气腾腾。

    第三篇是朱标写的,对新政的态度。说白了就是表决心,坚持新政一百年不变。

    第四篇是朱雄英的,回顾了过往的历史,然后展望未来,构建一个大一统的大华夏政权。

    第五篇就是陈景恪的,标题为大同世界。

    详细阐述了大同世界的构想,并公布了一个标准。

    物资充沛、精神富足、人人平等、法治文明等等。

    在大同思想这本书里,他对大同世界的描述是人人如龙。

    但这个改变太宽泛了,单拎出来还是需要具体一点才更容易让人理解。

    然后他还逐条讲解了这些标准,物资充沛包括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

    人人有住房、有衣穿、有工作、能吃饱喝好,生病了能得到及时医治等等。

    精神富足,往小了说是人人能享受音乐、舞蹈、书籍,往大了说都能获得尊重。

    他重点解释的是人人平等这个概念。

    重点依据是道德经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天地眼中,万物都是刍狗。

    既然都是刍狗那大家都是一样的,是平等的。

    还有佛家的众生平等,同样蕴含着人人平等的思想。

    将人划分成三六九等,那是某些人的自私自利之举,是违背天理的。

    所以,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是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平等的世界。

    如此才符合天道伦常。

    关于法治文明,他将前世的刑罚基本原则,也就是:

    罪刑法定、刑罚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等拿了过来。

    并延伸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等观点。

    论证也很简单,自古以来就在追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还将历史上有名的那些强项令给列举出来,作为证据。

    以此来说明,古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了,也一直在追求法治文明。

    只不过阻力太大,一直未能成功。

    ……

    后面他笔锋一转,承认大同世界很难达成。

    但不能因为做不到就不去做。

    正如那些先贤一样,他们的道德之高,正常人几乎无法达到。

    难道就因为无法达到,我们就不歌颂不追求了吗?

    这些孤独的道德标准,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大同世界也是一样的。

    虽然它很难达成,但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我们才能知道该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引领华夏走向繁荣富强。

    这篇文章,陈景恪已经很收着写了。没有抨击任何思想,连影射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