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抱剑小童七娘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1 抱剑小童七娘 (第1/3页)

    1.

    开元十四年,黄梅季。

    淮南道广陵。

    入梅已过一旬,扬州的连阴雨仍旧没个停歇,邗沟(运河)水涨,沿岸地缝里钻出不少青苔。等到入夜,雨可算是停了,凉风拂面吹来,还裹着扬州牙城里头的几缕菰叶糯香。

    河边食肆内。

    李白一袭白色圆领袍,斜倚花栏杆,笑道:“早就跟你说了,维扬①人尚鬼好祀,向来重视端午,不会为这三两滴雨点子误了竞渡采莲。这回粽香为证,龙舟作保,定然跑不了你的热闹。”

    话音落,一旁迫不及待伸出两只小肉手,踮脚挑开竹帘,随后探出个圆圆的后脑勺远眺——

    千灯夜市,高楼红袖,扬州牙城内外的酒家食肆、茶邸饼摊鳞次栉比;

    而李白指尖所向的邗沟江干,正泊靠数十只桂木或木兰制成的龙舟。船灯点点连成片,像是沉溺在河里的星光。

    这便是盛唐的扬州夜市了。

    “哇——”

    “明日午时,江心上就要打一副天子镜,送去给陛下啦?”

    探出去的小脑袋发出一声感叹,两侧的双垂鬟便像兔耳朵似的,跟着晃了晃。

    甚是可爱。

    李白没忍住,伸手戳了戳“兔耳”,惹得这只玉雪玲珑的小女郎回头,气鼓鼓瞪过来。

    她瞧着不过四五岁,梳童仆们常用的双垂鬟髻,额间一抹花钿,浅绿褙子搭上红八破裙,棕褐色的小鹿瞳望来时,着实惹人怜爱。可偏是这么个软糯小人儿,怀里竟毫不费力地抱着一柄乌铁剑,剑比人还高出小半头。

    此剑是李白的佩剑。

    由他亲手以乌铁锻造,双刃锋利,剑柄以青铜莲叶护圈,而剑鞘则是两片乌木围合,掂在手中极有分量。

    怕小家伙累着,李白诱哄道:“七娘力能扛鼎,但身子骨成日被剑坠着可长不高,不如先把它放下……”

    七娘摇摇头,挺直了小身板:“我可是抱剑童子。只要抱好剑,就能衣食无忧,长成矮子也不委屈!”

    李白被逗笑了,也知道这件事上七娘倔得很。索性随手一指桌上的食物笥,岔开话题:“快来瞧,扬州今岁新酢的梅浆,酸味儿一开盖都闻到了。”

    听说有吃食,七娘顿时来神了。

    未来纪元里,草木枯死,土壤荒废,她还从未尝过粮食果蔬的味道。甚至,还没长大就无声无息死在了废城。

    相比之下,大唐有这么多好吃的,简直就是快乐老家。

    七娘忍不住偷偷咽了口水,而后麻溜将剑丢给李白,自个儿爬到方凳上,挖了好大一勺梅浆塞进嘴里。

    李白震惊。

    这可是酢(醋)啊,不酸得慌!

    七娘果然被酸翻天了。她才尝了一小口,就“呜哇”一嗓子捂住脸,闹出了眼泪花。李白哈哈大笑,连忙给这毛躁丫头倒了杯甜饮子,压压酸味儿。

    眼泪汪汪的七娘囔着鼻子,边喝边幽怨道:“阿郎骗银,不是好次的……”

    小家伙在没人处,高兴时总喊李白“狮虎”(师父),这会子喊阿郎,便是郁闷了。

    太白还想狡辩,骤然想起去岁过太原府,七娘张嘴要啃酸枣刺的壮举,不免有些心虚起来。

    “好好好,怪我没说清楚,梅浆是一味佐料,得要配上鱼脍,或是黄酒腌制的牛肉蘸着才好吃呢。”

    梅浆也叫梅酱。

    《礼记》里记载着梅酱作为古人调味料的不同用法;后世邗江汉墓出土的食物器皿中,也刻着“梅一笥”的题记。可见,梅子很早便成为古人的醋类调味料。

    李白这头讲得口干舌燥,店家也正好绕了屏风进来,从托盘里盛出几样偏甜的特色淮扬菜:一盅金齑玉鲙,一盘糖蟹、蜜姜,素菜三拼,另有几只新做的粉团(麻团)和角黍(粽子)。

    七娘眼巴巴瞅着,一点儿也没听见李白说什么。

    太白看着自家的吃货小童仆,无奈挥挥手道:“饿了就吃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