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哀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五章 哀 (第1/3页)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业帝还算厚道并未趁削弱阡家权势,反而厚莽了阡家父子,并追封阡正泰为从一品承志将军,阡正民为从一品承立将军,甚至未曾参战的阡正安也被封了个正二品羽林将军,统领皇家亲卫军以示天家恩德。

    虽然有人觉得封一个从未领过兵的人做将军有些不妥,但念及阡家父子三人新丧在前,正泰正民骨肉折损在后,对业帝厚待了阡家仅剩的一根独苗的做法也没过多非议,甚至纷纷夸赞业帝的做为尽显仁厚,秉承先帝贤明。

    对于外界的种种说法,身在舆论中心的阡正安却统统没有理会。在低调办完父亲和兄长的丧事后他就沉寂了下来,只一板一眼地完成业帝交付的差事。至此人人都觉得,相较于其父其兄,阡正安本身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仿佛逊色了很多。

    大郑历六十年,年近古稀的业帝驾崩,皇六子继位,帝号为同。

    同帝继位后,很快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员,为首的就是同帝还是皇六子之时就与之私交甚笃的正三品吏部左待郎谢天恩。彼时前任吏部、礼部、户部尚书、宰相功成身退,相继告老还乡,同帝提拔了自己一派的谢天恩继任正二品吏部尚书,同时,礼部、户部尚书空缺,由谢尚书代管。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谢尚书在尚书的位子上最多坐不过十年,就会被提拔为宰相之位。

    而接下来的十年,却是曾荣耀无双的阡家最难熬的十年。

    阡正安蒙祖上余荫,无功而受高官厚禄,本就惹人非议,只不过刚开始大多数人都碍于同僚情面没有多说。同帝一派的官员崛起后,就开始因这一个特殊存在而陆续上奏,指出元帝、业帝都对阡家过于厚爱,于礼不合,于理不公。

    于是,同帝罢免了阡正安的羽林将军之职,改封为正三品的文职督察御史。又过两年,降为了从三品太史。十年之间,阡正安官位一降再降,到最后,开国大将军的孙子,居然成了一位小小的正五品长安令。

    面对这一切,阡正安从来没有任何怨言,皇帝让他做什么,他就做,而且总是做的不好不坏,让人找不出闪光点,也挑不出错。

    但是即使这样,居然还是有人不满。

    前两年,朝中居然有人提起,阡家早就已经没有将军了,阡府门口还所挂元帝亲笔所题的“大将军府”的牌扁,甚为不妥,建议同帝派人将这块牌扁收回。

    这一下终于彻底惹恼了阡正安。

    这位看起来对什么都不在意的长安令,不知道从哪找了两队人马,光天化日之下冲到那位提出这个馊主意的文官家中,直接砸了人家的府邸!

    你想拆我家的牌扁,那我就先拆了你的老窝!

    阡正安这一做法,也间接向同帝表明了自己的底线。你说我没用,不配继续做羽林将军,随你;你说我连御史太史都没资格胜任,我也随你;哪怕你还觉得不满,想让我去做个九品芝麻县令,甚至彻底罢了我的官都没关系。

    但是,大将军府就是大将军府。

    先辈用了七十年时间,三代人,四条命打出的无上荣耀,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践踏!!!

    只可惜,这一举动虽然暂时震慑住了同帝与朝中众人,却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同帝对阡家仅剩的几人的不满和猜忌。大将军府的牌匾保了下来,而人却保不住了。

    也不知道这代价是否合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