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还我河山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三章 还我河山 (第1/3页)

    “小二!来两碗羊肉面,一壶马奶酒!”

    “好咧,客官您稍等。”

    “小二,我的烤馍怎的还未送来?快些快些!”

    “哟,客宫你别急,这馍要烤焦了味道才好,功夫活,耗时间,您多担待、多担待。”

    “真是麻烦!行了行了,那先给爷上一盘酱牛肉垫巴垫巴,这一路过来可饿坏了。”

    “好咧!两碗羊肉面,一壶马奶酒,一碟酱牛肉,备菜咧!“

    这是湛西城一家普通的客栈,人来人往,生意火红至极。靠门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位着灰色衣裤的青年男子,正是月箫。

    在进入湛西前同行的驼客就有提醒过他,许是因为曾分属不同国家的原因,湛西人民的风俗习性、衣着饮食都与中原人士大相径庭,而历任皇帝都未下死命令要求统一这种差异,所以几十年过去了,湛西土著依然我行我素。在这里,如若穿戴如同中原地区一般的长袍,才会被视为异类。

    由于湛西多风沙,这里的人们多着灰色、紫色、棕色等深色衣物,样式多为上衣下裤式,裤腿扎在马靴中便于行动,头发也都会盘起来,包在头巾中以免被风沙弄脏。甚至许多人在外行走时都会以面罩或斗笠遮面,将全身都隐藏在衣衫之后。

    所以,一进城门,月箫就去买了两身充满当地特色的服装换上,还应景的买了个斗笠,此刻正放在他的手边。

    按照月箫长期养成的习惯,在进入这座陌生城市之后的第一刻,他就买了一份详细的地图,找了一家地理位置不错的客栈暂住了来,观察来往的客人收集情报。通过几天里有意无意的听闻,他对湛西城的情况也终于有了个初步的认识。

    湛西的土地面积约有三个蜀中那么大,但其中超过一半的地方都属于人烟稀少的荒地,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普通人难以生存。且越往西越荒凉,故而湛西的居民大都集中居住在湛西城以东的这部分。

    朝庭每年会派遣数千人编制的战俘或犯人到进到这片荒地来开发建设,但由于荒地的物资实在太贵乏,环境又太过恶多,来的人都死的太快,所以进展也十分缓慢。

    扎尔他们所说的当地最大的江湖势力——沙海帮,就是位于湛西城东最繁华的中心地带,甚至比当地官府占的位置还好。不仅如此,整个湛西城东一半的商铺外面都挂着沙海帮的旗号,这就意味着这些商铺即使不是沙海帮自己的产业,也是要向沙海帮缴纳“保护费”的。

    自然,这些受沙海帮庇护的商铺若是发生了什么纠纷,沙海帮的人也会出手解决。就这点来说,沙海帮甚至承担了部分官府的职责。也幸好湛西天高皇帝远,否则,很难想象当权者如何能容得下这样一个僭越的庞然大物。

    与沙海帮的高调相反,另一个势力“元家宗”却要低调很多,甚至在月箫的刻意打探之后都还未能打听到他们的消息。若不是来之前从扎尔口中切实听说了元家宗的名号,月箫恐怕都会怀疑这个宗派到底存不存在。

    还好,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几日前月箫终于寻得了元家宗的蛛丝马迹,而这一线索,还是沙海帮的人无意间泄露出来的。

    斜后方的一桌传来了椅子移动的声音,月箫知道,这一桌沙海帮的人已经休息好,准备上路了。

    “小二,结帐。”

    眼看着二人大摇大摆地出了客栈,月箫叫来店小二,丢下一钱银子,拿起自己的佩剑,戴上斗笠,不慌不忙地跟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