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幼帝朱祁镇登基,宦官当道?【略水】

    112:幼帝朱祁镇登基,宦官当道?【略水】 (第2/3页)

病入膏肓的父亲让群臣免朝贺,并让他们到东宫文华殿向你这位皇太子进行朝拜!】

    【让你没想到的是,两天后,父亲就在乾寝宫驾崩,遗诏传位给了你。】

    【但这时候的你虚岁九岁,实际年龄只有7岁多,无法处理政务,因此父亲在遗诏中要求“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

    这……

    不是妥妥的后宫干政么?

    不对,这已经不是后宫干政了,而是后宫直接摄政了啊!

    朱元璋看到朱瞻基的遗诏内容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愤怒,但很快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对于朱瞻基而言,似乎这也是不得已之下最好的选择了!

    谁让他这么短命呢?

    朱元璋此刻就算是想要发怒,都怒不起来的感觉!

    【正月初七日,文武百官、军民耆老奉笺劝进,你于正月初九日同意登基,初十日即皇帝位于华盖殿,宣布改元正统。】

    【在此过程中有一插曲,即传言祖母想立父亲的弟弟襄王朱瞻墡,也就是你的皇叔为帝,祖母为平息谣言,亲自将你带到乾清宫,哭着对阁臣说:“此新天子也”。阁臣都山呼万岁。】

    【在你即位后,祖母也以违背《皇明祖训》禁止后宫干政的内容为由拒绝群臣垂帘听政的请求,只在背后协助你。】

    恩?

    这下朱元璋反而有些意外了!

    他本以为自己这个孙媳妇会趁机掌控大权,学那个什么汉朝吕后之类的,没想到她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看样子,老四家还出了个好媳妇啊!

    【你即位后,祖母被尊为太皇太后,虽未垂帘听政,但“委政阁臣,从中主之”,仍发挥其影响力。】

    【你从正统元年三月起通过经筵学习经史,政务则委任号称“三杨”的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勋臣张辅和礼部尚书胡濙。】

    【另一方面,王振因受到你的宠信而迅速升职,在你即位八个月后就被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与掌握票拟权的阁臣互相制衡。】

    【王振起初不露声色,并与“三杨”为首的辅政大臣关系融洽。他曾在祖母带着你去功德寺拜佛时巧妙阻止此事,又在你与宦官踢球时进行劝谏,由此博得“三杨”的好感。】

    恩?

    这个跟在小皇帝身边的太监,可不像是什么好东西啊!

    朱元璋看到这里,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直觉告诉他,这个王振处心积虑的想要攀附内阁重臣,显然是打算搞事情啊!

    后宫不得干政,因为情况特殊,他朱元璋也就忍了!

    宦官不得干政难不成也要因为这个王振被打破么?

    这他可忍不了!

    【祖母张氏也注意到了王振,时常对他进行敲打!但是王振很聪明,知道你才是他最大的靠山!】

    【你觉得王振是你最好的玩伴,也是最值得信任的身边人,所以因为王振的事情,你没少和祖母以及母亲发生抵触和争执!】

    【正统二年祖母召见“三杨”及张辅、胡濙,要求你听他们的话,一切事务必须五人赞成才可施行,随后王振进入,太后即以宦官“祸人家国”为由要赐死他,你顿时就急了,跪地为之求情,王振才免于一死。】

    【还有一次,祖母派王振到内阁询问一项政务,杨士奇还没票拟,王振就先做出决定,杨士奇三日不出,以示抗议,太后也鞭挞王振,让他向杨士奇谢罪,并警告如再犯就杀无赦。】

    还是心软了啊!

    杀一个太监,还需要顾忌小皇帝什么态度么?

    直接先把人给宰了,回头朱祁镇再怎么哭闹也没用了啊!

    朱元璋看到这里,都替张氏感觉着急,但他偏偏什么都做不了!

    【正统四年,王振裁决杨士奇和杨溥之间围绕廖谟杖杀驿丞案的纠纷,令祖母满意,从此王振日益膨胀,内阁凡有纠纷,都由他裁决。】

    完了!

    这个王振当真有手段啊!

    不知不觉,居然连张氏都对他另眼相看了!

    【此外,王振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