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2)

    第42章: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2) (第3/3页)

亩之收,不过三百石。”

    “也就是说,每年的算赋就需要三石栗米,合计一亩地的全部收入吧。”

    “不是,栗米能够卖到四十文,但从百姓手里收可能只需要付出三十,甚至于二十文,文帝年间大丰收时,栗米收购价甚至于一度低到了十文一石。”

    “这么说的话,即便粮食的价格相对乐观,就按普通百姓也能卖出三十文一石的价格来算,一个六口之家,即便四个孩子都没成年,每年光是为了缴纳算赋和口赋,按彻儿说的那个数统计。

    需要付出三百二十文。

    合计需要三亩半田产的的收成。”

    听自己皇祖母和大司农两人一直说到这,建元帝当即便有些不满的打断:

    “一共三百多文,三亩半而已!

    当年晁错不是说五口之家有百亩田呢吗,三亩半,这才算得了多少啊!”

    “他说有百亩田,你就当全天下五口之家都有百亩田了,哀家告诉你,多的是一家五口,二十亩田都没有的人。

    而且除了算赋口赋,不还有田租呢吗,除此外还有献费,以及百姓需要承担力役和兵役,不想去同样要交钱,力役每年一个月,一月三百文,兵役总计两年,而加起来就是整整七千两百文。

    这还只是哀家知道的。

    私底下有没有摊派,有没有什么苛捐杂税,诸侯国内部存不存在私自加税行为,依旧不好说,还有他们难道不需要吃饭,不需要添衣服吗?生病了不需要看病,以及婚姻嫁娶不需要花钱吗?

    出了点天灾或者出了点疾病事故。

    只能要么卖田,要么借高利贷,然后还不起高利贷,田产依旧被人收走。

    你以为景帝年间,五口之家有百亩田,现在的五口之家还能有百亩田吗?

    如果不是很多百姓已承担不起。

    文帝当年为什么要减少算赋?”

    白圣知道建元帝并没有经历过民间疾苦,但是即便如此,她依旧很愤怒。

    因为他这么一加税。

    民间又不知要有多少家破人亡者。

    对本就贫穷的人而言,往他们身上增加很少的赋税,也犹如大山一般难以支撑,风调雨顺时可能还能勉强撑住。

    可一旦出点天灾,很多百姓便撑不住了,只能借贷、卖田、逃亡、卖身。

    这些百姓大多都是国家的根基,也就是自耕农,当一个封建农业国家自耕农数量越来越少,雇农越来越多,国家财政和国家秩序真的想不出问题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