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1 第 1 章 (第3/3页)



    体罚最容易让人长记性,她到底是学会了等人通传,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就算她通传了,也不一定能见到人。

    拒绝的次数多了,也就放弃了,没再上过门。

    今日是他找自己,不一样。

    小厮隔帘禀报了一声:“沈娘子来了。”很快屋里传出一道清冽的声音:“进来。”

    沈明酥谨记两位姑姑的交代,进去后视线只落在脚下的方寸之间,没抬头去看屋里的人,鼻尖倒是闻到了一股寒梅香。

    香气她熟悉,是取梅花花心里的雪水炮制而成,再做成香丸,名叫雪中春信。她曾亲眼见他泡制,如今再闻到,竟有了一种时隔三秋的错觉。

    小厮引她坐在软榻的另一边,奉上茶水后退到珠帘外候着。

    屋内只剩下两人,沈明酥坐得规规矩矩,目光盯着对面香炉里缕缕升起的青烟,半天没听到他出声,心头渐渐地打起了鼓。

    若府外之事暴露,不知他当如何。

    良久后,终于听他问道:“出去了?”

    沈明酥点头,“屋里胭脂没了,姑姑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就自己走了一趟。”

    “嗯。”没有多问。

    沈明酥松了一口气,既不是这事,又是何事,猜不出来她只能安静地等着他开口。

    封重彦则侧目探向她,前段日子听母亲谈起,说她比初来府邸的那会儿安静了许多,如今一看,倒是真的。扫了一眼她落在她膝前交叠的双手,缓声道:“不必拘谨。”

    “好。”应完,沈明酥绷直的腰身并没有松懈半分。

    封重彦没再勉强。

    今日进宫太子同他提了一句,“沈家娘子在贵府也住了一年了,可别让人家姑娘久等,封大人打算何事办喜事。”

    确实是有些日子了,封重彦手指轻轻地敲了敲膝,趁今日落雨天偷来的清闲,打算同她聊聊,转头问她:“怎不说话?”

    沈明酥一时诧异,忘了规矩,转头朝他瞧去。

    目光碰到那张脸的瞬间,还是愣了愣。

    此时下朝他没穿官服,一身墨色圆领衫袍绣金线,银冠墨发,肤色白净无暇,眉眼冷冽清隽。五年前她就知道他长得好看,更何况如今锦玉加身,致高的权力替他镶了一层凛冽的冰霜,连那双眸子也不知不觉染上了一股旁人勿近的贵气,犹如一把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的利剑。

    视线相碰,心口蓦然一股刺痛,她忙转过头,倒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是在给她说话的机会。

    这样的时机千载难逢,是她梦寐以求,到封家后似乎还是头一回,她应该高兴,但上回是什么时候同他说过话,又说了什么,已经想不起来,一时半会儿竟找不出话题来,犹豫片刻,不得不放弃,问道:“省主寻我何事?”

    国公夫人告诉过她,从今往后不能再叫封哥哥,得叫省主或是大人。

    她都记住了。

    封重彦没有回答,过了几息才问:“鲁班锁你做的?”

    “嗯。”心头的紧绷不由再次提了起来。

    母亲的母族苏家,祖先曾是鲁班的徒弟,可惜到了母亲这一代,已经凋零荒废,苏家无一人能继承衣钵,沈家也没有那样的天分。

    毕竟像封重彦那样只需看几本绝学,就能制作出木鸢的天才本就不多。

    她顶多会做几样小玩意儿,曾羡慕他做出了能上天的木鸢,缠着要他教,他同她道:“等你做出一把我解不开的锁再说。”

    怕自己班门弄斧,那块鲁班锁她花了不少功夫,在最里层的暗阁内,放了他给她的那枚定情玉佩。

    如今应该是封家人最想要的东西,不过得先解开外面的锁才能瞧见。

    不知他有没有解开。

    交叠在膝上的手指不觉捏紧,忐忑地等着他的下文,封重彦却低头从袖筒内取出一个漆木匣子,轻推给她,“给你的。”

    沈明酥愣了愣,不明白是何意。

    “佛兰她说喜欢那锁,拿走了。”

    佛兰是封家三爷跟前的姑娘,封家三娘子,封重彦的堂妹。

    见她神色微滞,半天没出声,封重彦又推了推两人之间的胭脂匣子,掀眸看她,轻声问:“不喜欢?”

    沈明酥及时回神,没再推辞,拿了胭脂匣子握在手里,对面香炉里的那缕袅袅青烟依旧笔直,仿佛永远都燃不尽一般,可炉里的那粒香丸却比她适才进来时小了许多,她牵唇笑了笑,“一块木头,能换省主这一盒名贵的胭脂,是我赚了。”过来已有一阵了,她不能误了他的公务,忘了他不发话她不能走的规矩,从软榻上起身辞别,“省主有事要忙,我不打扰了。”

    屋外的小厮扶起珠帘,她正要弯身。

    “阿锦。”

    听到熟悉的称呼,她下意识地应了一声,“嗯。”音节却在喉咙里变了调,意识过来,眼眶瞬间生涩,她没转过身。

    ......

    “封哥哥,你不要叫我沈姑娘,听着一点都不亲近。”

    “那叫你什么?”

    “阿锦,锦上添花的锦。”

    “好。”

    她以为他早就忘了。

    “明日申时安福去接你,一起去桥市走走。”身后封重彦的声音再次传来,“明日是你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