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紧急通缉令1

    1 紧急通缉令1 (第2/3页)

个年轻男人嫌弃地呵了一声:“别管她想什么办法,赶紧走吧。居然还说咱这儿不是人待的地方,也是,咱们这小庙可伺候不起这种祖宗。”

    女孩说:“可不是嘛,看见个潮虫都要跳起来八丈高,啥也不会还跟咱们吃不到一锅,非要自己做饭,前些天差点把咱这锅给摔了。你说咱们都不嫌弃她,她还嫌弃咱们了。”

    年轻男人附和:“是啊,去找个羊还摔到了头,笨手笨脚的,哪儿像个当警察的啊!”

    这时一个年长的男人斥责道:“行了,都少说两句,人家刚毕业,都是同事,包容点。”

    女孩哼笑:“刚毕业就能进市局,还真是有个好爹啊。”

    年轻男人又阴阳怪气地呵了一声:“什么好爹,听说就是个杀猪的。”

    屋里三人都哈哈笑起来,年长些的男人也不例外。

    年轻男人一边笑一边端着锅出来接水,看到顾平安站在门口,他忙咳了两声,里边这才消停。

    顾平安见他心虚地看向自己,想装出生气的样子,又觉得很无聊。

    算了,反正她也不会在这里待太久。

    七月份的公安统招,她要是靠自己走不了,她就不姓顾!

    长安镇派出所是今年刚成立的,连上顾平安一共就四个人。

    在顾平安那个年代,这种袖珍派出所一般在偏远地区的便民点,而且至少也得有五个编制内警员。

    在警力明显不足的九零年,长安镇之所以有这种待遇,是因为他们会闹!

    九十年代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去年豫东市要在南区建开发区,只辖九个村的长安镇差点就划进去了。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跟着升级,长安镇就组织所辖村去抗议,说死说活也要进开发区,最后两边不讨好,成了爹不管娘不爱的小可怜。

    上边为了安抚,也是发展需要,给长安镇新建了派出所和邮局。不是说没人管吗,派人来管你们了。

    当时备选地点有两个,一个是紧挨着镇政府的小院,另一个就是这公路边的两间小房子,这两间房还是以前修路工人留下来的。

    邮局的人说自己那边又是信件又是钱,不能无遮无拦地靠在公路边,于是抢占了镇政府旁边的小院。

    派出所就只能在这里扎营,还好人不多,可今春雨稠,外间的房顶已经支撑不住。

    偷工减料的破房子怎么修也只能苟延残喘,有时候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外边天晴了,里边可能还在淅沥。没办法,四个人只能挤到了里间。

    其实平安镇派出所刚成立时人更少,除了所长,就是内勤人员小孟,户籍警小雪。

    升了一级下来当所长的刘所还以为会忙得不可开交。毕竟长安镇民风彪悍,动不动就闹事。

    可没想到人家各村干部威信很高,村民们有什么事都是先找村干部,再找镇干部,很少来派出所。

    也只有长安镇跟紧挨着的新合村会有好奇的村民过来转转,丢了鸡丢了羊也过来让警察帮着找找,打架斗殴居然还是第一时间找村干部,也是奇葩。

    刘所觉得是普法工作没做好,他跟上边要人,想加大普法力度,哪想到来了个顾平安。

    刘所当时很头疼,都有点后悔要人了,豫东市公安系统谁不知道顾平安呢?

    先是玩忽职守被停职,又紧接着查出走后门进市局,被市局领导点名批评,最后发配来了这里。

    就这都没被开除,后台是真硬啊,也是真让人反感。

    毕竟刘所是兢兢业业一点点熬上来的,要是没有新建的长安镇派出所,他可能熬到退休也当不上所长,对这种走后门的关系户自然没什么好印象。

    只有顾平安自己清楚她在市局没有任何后台。

    走后门这事确实有,是原主老爸顾大眼担心娇滴滴的小女儿出外勤危险,托关系把她从一线调到了文职。

    帮她调职的那位主任也受到牵连,但他根本不认识顾大眼,只是收了同学两条好烟,然后在办公室文员休产假时以缺人为由顺手调了个成绩优异的应届毕业生过来。

    他当然不只为了这两条烟,主要是他之前欠了这位同学人情。

    而他同学是替岳母办事,同学岳母是为了她姐家小儿子新开的饭店,能低价进到新鲜的猪肉猪杂,还不受附近小流氓骚扰。

    这个能给低价好肉,能护着饭店不被骚扰的就是顾平安的老爸顾大眼。

    一个开杀猪厂的大老粗。

    这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