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训练

    第4章 训练 (第3/3页)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家?

    回家……

    回家!

    ……

    明亮的气灯下,吃完晚饭的士兵们,正在学习文化知识。

    大明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为了亮闪闪的银币,纷纷报名前往军营教书识字。

    而朱再明则进入一顶帐篷。

    新军营还在建设中,所有士兵包括军官,现阶段只能住帐篷,也算是训练的一个科目。

    朱再明从系统商城中,购买了一支莫辛纳甘步枪,这种一战时期苏军的制式步枪,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

    旋转后拉枪机、五发弹仓、无烟火药、有效射程400米……无论哪个特点,放在这个时代都是独一档。

    系统价格每支20银币,看上去不贵,但是要武装一个团1500人以及1000海军,至少要准备3000支,其中有500支备用。

    算上每人120发的基础弹药,一个团需要10万银币。

    一个师就是200万银币,这可是个天文数字。

    这还只是步枪,再算上装甲车辆和火炮,朱再明觉得,大明这2000万银币根本不够花的。

    这也坚定了朱再明边装备边研究的决心。

    咬牙购买了5000支莫辛纳甘步枪,再配上200万发子弹。

    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30挺,弹药50万发。

    60毫米迫击炮24门,炮弹2400发。

    75毫米法国野战炮,也就是俗称的“75小姐”12门,炮弹1200发。

    240毫米攻城重炮4门,炮弹400发。

    等付款时,朱再明一看好家伙,总计100万银币。

    然后,朱再明就厚颜无耻的给这些武器改了名。

    毕竟在这个世界第一次出现,叫什么名已经由不得未来的发明者了。

    莫辛纳甘步枪改名1799式步枪。

    马克沁重机枪改名1799式重机枪。

    至于其他火炮,干脆也用年份命名得了,简单好记。

    ……

    之后的一个月,朱再明把政事交给户部尚书陈显后,就泡在军营不走了。

    时不时买点新玩意儿,给士兵们加加餐。

    而士兵的训练,也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逐渐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