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嘉庆帝:什么,军饷要3亿两?

    第22章 嘉庆帝:什么,军饷要3亿两? (第2/3页)

    国库没钱,内帑舍不得出钱……

    这时,沉默良久缓过气来的刘墉,想了个歹毒的方法。

    “陛下,臣听闻早在几个月前,两广巡抚许兆椿向西班牙人贩卖了30万青壮劳工,而这些劳工一转手,就成为了大明的子民。”

    刘墉说完这些就不说了。

    大家都是人精,这时候提这事,明摆着让嘉庆帝抄家了。

    有大臣左右一看,大事不好,立刻表现出为国为民的觉悟。

    “陛下,那日许兆椿找我这老同窗叙旧,送了微臣点礼物,微臣好言婉拒,却架不住许兆椿的情谊。

    既然朝廷缺钱,微臣愿捐献一半家产,祝陛下早日打造战船,剿灭前朝余孽!”

    “陛下,臣也愿捐家产……”

    “臣捐二十万两!”

    “臣也一样。”

    嘉庆帝左看右看,发现除了几个老臣,其他人多多少少收到过许兆椿的贿赂,可能这些贿赂几十年前就开始了。

    但是无妨,这些大臣只要能捐出来,嘉庆帝也不介意暂时放他们一把。

    这段时间整理卷宗,通过粘杆处了解的信息,嘉庆帝可是对这些大臣的手段叹为观止。

    对于这些买命钱,嘉庆帝照单全收。

    但是一统计,脸色又黑了下来。

    大臣们捐了足足300万两。

    这钱多吗?

    很多,用在陆军身上,每人分一杆长矛能拉几十万人。

    但那是过去式,现在要和大明的坚船利炮较劲,这300万两扔下去只能塞牙缝。

    “罢了,你们要是捐了几千万上亿两出来,朕今天就把你们砍了!

    诸位爱卿再合计合计,除了许兆椿,还有谁?”

    抄一家许兆椿恐怕是不够的,他不是和珅那种权臣,不是那个皇帝眼中的红人,捞钱不一定比得上和珅。

    抄出来的家产肯定是没有和珅高的。

    所以,嘉庆又打起了其他人的主意。

    他发现,原来抄家是那么爽,不仅可以补漏洞,还能捞点私钱,宣传一下还能搞个明君当当,一举多得。

    诸位大臣冥思苦想,最后不确定的吐出几个人名。

    嘉庆帝一听,好家伙,这不是十三行的几个当家的么。

    “诸位爱卿,抄许兆椿可以安个通明匪,为伪明提供青壮的借口。

    这抄伍秉钧他们,有什么借口能服众?”

    “自然是私下贩卖鸦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