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顾亦真

    第36章 顾亦真 (第2/3页)

    在暴乱最开始,州府想瞒着朝廷镇压,但是苏县令另辟蹊径,竟然带着学子们上京。

    要说江南学子暴乱的根源是朱见春和杨老爷,那么其中的推手则是苏县令。

    顾玉不禁有些头疼,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果真不是假话。

    现下朱见春冒名捉刀一案还未提上章程,这群秀才就筹划着替苏县令陈情了。

    可本次朝廷举办清谈会的目的,既不是朱见春,也不是苏仲甫,而是科举制度的改革。

    难怪朝廷上经常一件事商议大半天也不见分毫成效,原来根源从秀才这儿就有了。

    这般抓不住重点,她实在为马上举行的清谈会深深担忧。

    面上不动,她心下已经在谋划怎么才能让为期三天的清谈会不跑题。

    高怀不知顾玉心里所想,一张嘴巴巴说着:

    “此番苏县令一路护送咱们入京,其义薄云天,若因咱们上京鸣不平,而带累苏县令获罪,咱们这些人需知恩图报,待事情了了,替苏县令上书陈情。”

    然后这高怀开始历数苏县令是如何与沿途官吏打机锋,又是如何安排他们食宿等等。

    说到激动处口水四溅,让她不着痕迹地往后退。

    高怀废话一堆,周围人也纷纷附和,顾玉终于忍不了了。

    打断他道:“高兄,为何如此肯定苏县令会因此获罪。”

    那高怀憨厚的脸上露出困惑,一双浓眉大眼左右顾盼。

    然后低头俯在顾玉耳畔道:“顾贤弟一心只读圣贤书,难道私底下不曾听过《青梅曲》?”

    顾玉满头黑线,这都是多少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现在怎么还拿出来说。

    《青梅曲》有个渊源,牵扯到逍遥王的母亲长公主,和他们口中的苏县令苏仲甫,个中私情,不太好明面上讲。

    顾玉隐隐猜到些什么,便问道:“听是听过,只是这与此事有何相干?”

    那高怀一脸“你还太年轻”的表情,让顾玉想揍他。

    高怀道:“自然相干,你想想看,长公主当年闹了好大的没脸,现在罪魁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