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包装

    第10章 包装 (第2/3页)

    “迪恩,有人回你的帖子了。”就在迪恩琢磨自己的发财大计时,黛比从门外回来了。

    “黛比,你怎么知道有人回我的帖子了?”迪恩奇怪的问道。

    “我在学校的计算机房查看了你的贴子,里面有人在询问你看房时间,我想他可能是你要找的人。”

    黛比所在的社区大学也有计算机课程,那当然也有自己的计算机室。同为年轻人,他们是最早一批接触网络的人。

    得到这个意外消息的迪恩,决定先去看看帖子里的回复。

    “对了迪恩,伱上次说的网站什么时候做好,我可是在学校里帮你做了很多宣传。”

    “呃,再等一等黛比,你知道的我最近有点忙。”刚建了个文件夹的迪恩,有些心虚的回应道。

    不过等把手里的货处理掉,确实也该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了,迪恩预计最多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完成基本雏形。

    来到楼上打开电脑,迪恩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贴子。因为跟帖者众多,它的排名竟然还比较靠前。

    剔除掉那些灌水的,迪恩很快就筛选出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有人习惯在帖子下面直接询问价格,有人也会按照迪恩的提示,把信息发到他的邮箱。

    但很多人大致只聊了几句就不再有回应,迪恩怀疑他们只是单纯的想凑热闹,或者找个人聊聊天。

    因为他发誓,520美元的月租费,对一套别墅式住宅来说绝对不贵,哪怕是对扬斯敦这样的中小型城市来说。

    不过今天这个回帖有点意思,他没有第一时间询问迪恩关于租房的价格。

    相反他的第一个问题是问,迪恩介不介意用租房券支付房租。

    租房券这种东西,有的房东喜欢,有的房东不喜欢。

    它是联邦政府针对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一种租房补贴政策,本质也可以理解为租房代金券。

    自从87年修订条款,允许租房券持有者在大都市地区的任意区域使用后,它就慢慢的普及开来。

    房东拿到租客支付的租房券后,可以去市中心的福利大楼全额兑换成现金,这中间不会有任何折损。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房东对租房券避之不及呢,因为他们想回避额外的建筑规范要求以及繁琐的行政程序。

    没错,房东想要用租房券拿到政府的补贴的现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

    首先房子一定要符合住房机构的安全和品质要求,比如热水器、暖气等必要设施要齐备,这会有专人定期上门检查。

    此外房东也必须参加住房机构在福利大楼举办的“房东培训课程”,只有这些全都符合的情况下,联邦政府才会为房东兑换租房券。

    很显然,租房市场大多数房屋连第一条都过不了。不是墙壁上有裂缝,就是暖气设备不达标,如果房东想省钱不及时维修,那么租客甚至可以打电话给住房机构进行举报。

    一旦有这样的事发生,不仅当月房租泡汤,房东还要面临住房机构的整改要求,因此很多人对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