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少女的故事

    第2章 少年少女的故事 (第2/3页)

忽然感觉到自己有失庄重,于是把彩球装入衣袋中,强压住“咚咚咚咚”的心跳,目视前方向着原来的方向走去。

    少年匆匆走进王家大院,经过前房旁边的腰房,悄悄进入上房自己的书房。少年急忙从衣袋里拿出彩球,仔仔细细地欣赏起来。这彩球拳头大小,用多种颜色的丝线缝制而成,球面缝制着彩色图案,仔细一看,原来图案上镶嵌有“鸳鸯戏水”四个字。彩球两端都是莲花图案,不过两端的图案有区别,一端是一丛稀疏适当的莲花叶子,另一端是一丛盛开的莲花,有红黄白三种颜色,也有红白相间的颜色。彩球表层还缀满两三寸长的彩色丝线。看起来,彩球的制作者是花了一番心血的。接着,少年来到铜镜的前面,站在铜镜前面反反复复审视自己的容貌。奇怪,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从来没有注意自己的容貌,今天是怎么了?今天怎么关心起自己的容貌了?“莫非那女孩喜欢上我王昌龄了?要是……要是那位喜欢我王昌龄……”王昌龄开始胡思乱想。“我王昌龄配得上那位……大概是何家的千金吧,看起来我王昌龄容貌也不俗,要是那位何家千金喜欢我……”此时王昌龄满脑子都想着一个问题:“我王昌龄配得上那位么?”“我不知道古代四大美男子到底有多美,但是,看起来我王昌龄相貌也……加上我王昌龄的文才,要配那何家千金也……”王昌龄开始有了自信。王昌龄反反复复想着古代四大美男子宋玉、潘安、卫玠和兰陵王。这些美男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才貌双全,文学、音乐修养极高。先说宋玉和潘安。在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帅哥了。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潘安,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以美貌闻名。少年时代就以才名扬名。二十岁的时候,当时晋武帝在河南躬耕,潘岳作了一篇赋来赞美这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从此被当权者嫉妒,在十年中得不到升迁。潘岳三十余岁出任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花,于是就有了“河阳一县花”的典故。卫玠是西晋人。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壁人”。一年他到下都城游玩,不料被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使他一连几天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再就是兰陵王,被称为“面具后的悲情王子”,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帅哥,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骁勇善战。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很快敌人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我王昌龄算不算当今一位美男子呢?看起来也还不错,只是……只是这世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