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洛阳外婆家

    第17章 洛阳外婆家 (第2/3页)

昌龄哥带路,对表弟表妹来说,整个洛阳的大街小巷都是熟门熟路。不过他们对到什么地方去玩到没有谱,于是表弟龙儿问道;“表姐夫,去什么地方?”

    “你们觉得什么地方好玩?”

    “要说好玩的地方倒是很多,不过,这里离上阳宫不太远,是不是到上阳宫去玩一玩?”

    “不知一般人是不是可以进入宫内?”

    “可以,不过要缴钱,大概每个人要缴十文钱。”

    大家一边走路一边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一段街道上,两个表弟不停地向姐夫做介绍:

    “这条街道叫着余小街,我家住的这地方叫着安庆坊。这洛阳的街道很多,竖的和横的都有十条。从皇城到京城正南门的定鼎门大街很宽,大家都把它叫着‘御道’,有二十多丈宽……”

    王昌龄接过表弟的话头:“还有上东、建春二横街为七十五步,长夏、厚载、永通、徽安、安喜及左掖门等街,各广六十二步,我们走的这条余小街有三十一步……”

    “姐夫你都知道?”龙儿惊奇地问。

    “你们姐夫什么不知道?你们知道他读过多少书吗?”芙蓉问表弟。

    “读过多少?”

    “‘学富五车’这个词语学过吗?”

    “学过,就是说读过的书非常非常多。”

    “你们姐夫就是‘学富五车’。”

    王昌龄笑笑:“别听你们姐瞎吹,不过由于你们姐夫对洛阳很感兴趣,也真的看了一些关于洛阳的书,《洛阳城概况》和《东都历史》这两本书看过吗?”

    两个表弟和表妹婉儿都摇摇头:“没看过。”王昌龄看着婉儿说:“不论是男孩子或者女孩子,都要多看些书,像你们芙蓉姐就读了不少书,你们姐夫还常常被她难住呢。”

    “是吗?芙蓉姐教我们。”

    “你们还是请你们姐夫当老师,告诉你们,你们姐夫是大诗人呢,回去我给你们看看,你们姐夫的诗歌写得有多好,在长安一带都称他‘七绝圣手’呢。”

    “‘七绝圣手?不得了呀!”

    “姐夫你看,丽景夹城到了,从这里继续向前走,就到了上阳宫。”表弟说。

    王昌龄知道,上阳宫在皇城的西南面,南临洛水,沿洛水建有延亘一里的长廊,雕饰华丽,远远可见。上阳宫西,隔谷水,有西上阳宫,虹桥跨谷,以通往来。

    宫中除了绮丽奢华的建筑之外,还有着优美的环境,宫内引谷、洛二水,清渠萦回,竹木森翠。沿洛水之滨的曲折长廊,可凭栏眺望。其环境之优美,宫殿之壮丽,可谓至矣。李庚《东都赋》赞道:“上阳别宫,丹粉多状,鸳瓦鳞翠,虹桥叠北……”古人有《上阳宫》一诗,描绘了这样一幅胜景:“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这些文字描写和诗歌作品充分说明了上阳宫的富丽堂皇。

    由于上阳宫是供宫室后妃居住和朝廷及宫室人游赏和暂住的地方,高宗和武则天晚年常常在此处理朝政。因此,上阳宫的宫苑建筑,根据其功能要求,采用自由的、集锦式组团的布局,散置在上阳宫的园林空间之中。

    由于则天皇帝是以被称为万象神宫的明堂作为神都洛阳皇宫的正殿,所以这上阳宫就作为景点让游客观赏了。

    现在王昌龄芙蓉和几个表弟表妹来到了上阳宫的大门口,王昌龄给守门军士付了五十文钱的费用就进去了。开始一座殿堂是观风殿,这是当年高宗听政的地方,包括观风门、浴日楼、丽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